喝酒的日子4

作者: 荟饮一刻 | 来源:发表于2021-01-28 08:35 被阅读0次

村上春树的小说能跨越几个年龄阶段,比如40多岁的父亲和十几岁的儿子,都能在他的文字里找到被感动的东西,这大概就是经典。

经典有着代表性和持久力。但经典在创作初期往往却是先锋的,早于时代的审美,就像我有个朋友很喜欢得意地对我说:看吧,我总在前面路口等你,我知道你会走过来的。

所以经典也是某一些人认识的代表性。例如台湾的张大春,问及我身边同龄人或许更小的朋友,没有多少认识,但稍微大个4~5岁的经常读文字的,会鄙夷一句:当然认识啦,还用问。类似于80年代讨论哲学必须提及萨特,苏联文学得熟练读出托斯坨耶夫斯基一样。但即便过了20多年后的今天我再读地下城笔记时,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压抑和困苦,也许我久久躺在床上不能出门的缘故吧。

谈及威士忌里的经典肯定是艾雷岛的泥煤味威士忌,葡萄酒则更多,看看某宝葡萄酒详细页介绍,你会发现几乎每款都是经典,大家都想试图通过文字来确定江湖地位,经典变得俯仰皆得时,那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张大春的电台我的老台北,片头这句很吸引我:我的老台北没有一定的空间坐标,但某些时候某些气质相近的人会同时出现。

相比文字里的气质相近与酒里的气质相近比起来似乎更容易,我们生下来就会用声音来表达不舒服,之后便用语言,再后来学了文字用书写来表达更多情感。而酒得满16岁后才能言其志。也许是长辈们说你们少年根本不识愁滋味,喝酒干嘛,未成年不许喝酒估计只是托辞,其实就是一个深深的鄙视链。

就像喜欢艾雷岛的看不起喝低地区的,而喝日威的又看不起喜欢艾雷岛的,葡萄酒里更是,喜欢勃艮第的几乎鄙视全世界的其他产区。

经典成为了某些圈层,偏见在经典里产生。而经典应该是每个人的,属于各个年龄段的,葡萄酒的经验很能说明,大多上来喝波尔多喝勃艮第的人都不是太能接受,反而南法或者新世界的果香浓郁顺滑的酒更能找到气质相符。随着酒越喝越多,纯粹的果香已经变得贫乏,希望能获得更多复杂的香气和层次,能喝出变化之美,那么勃艮第朋友就在你面前招手了,但畅饮,轻松的场合你依然还是会选择简单易饮适合干杯的酒款。

经典的就像一位年长的前辈在前面路口等你和你聊聊人生的乏味与困苦。可我想谁都不想变老成为经典,那有什么可以成为鄙视链顶端的呢?

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这也是一种喝酒的态度。

明天继续,拜拜喽~

相关文章

  • 喝酒的日子4

    村上春树的小说能跨越几个年龄阶段,比如40多岁的父亲和十几岁的儿子,都能在他的文字里找到被感动的东西,这大概就是经...

  • 喝酒的日子

    2018年,我偶尔在家会和他小酌几杯。 家里有事情请人吃饭,饭桌上,他大舌头把我能喝点酒的事情对同事反复说了好多遍...

  • 没有喝酒的日子

    快一年没喝酒了,喝了十年的酒,停了也就停了。 这一年时间里,很多重要场合,比如,好友相聚的日子、过...

  • 内蒙喝酒的日子

    都说,好了伤疤忘了疼,这话一点不假。 为了记住前几日内蒙醉酒的伤痛,我从包里拿出笔细细的记录下这段夹杂肉体和精神双...

  • 喝酒的日子 002

    今天的第二瓶酒已经收到了,可我依然没有打开,因为杯子没到,哈哈,其实医嘱也没有说必须不能喝酒,毕竟骨头的问题和肠胃...

  • 喝酒的日子 5

    每年的1月25日,苏格兰很多餐厅和酒吧都会举办纪念当地一位农民诗人的主题活动,称为彭斯之夜。在欧洲因为一个诗人或者...

  • 喝酒的日子 1

    此刻我应该开瓶倒上小半杯在闻香杯里,哪怕只是闻闻香气也是过瘾的。 两周前的一次小手术,打破了我所有计划,无论是工作...

  • 喝酒的日子 003

    喝酒应该是需要仪式感的。 就像昨天聊的神之水滴里的男一号,在盲品前默念一声巴克斯,而男二号更是夸张,盲品时会陶醉地...

  • 喝酒的日子 6

    高知县在日本南部靠近太平洋岸边,有道知名的菜叫鰹魚半敲燒(鰹のたたき) ,后面的日文读ta ta ki,这道菜最重...

  • 喝酒的日子 39

    上初中时,大我几岁的表哥看到王国维的文章和我分享,人一般会经历三种境界,少年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中年时衣带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喝酒的日子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ft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