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日记》有感

作者: 橙色围脖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21:16 被阅读45次

更多的人知道《瓦尔登湖》的盛名,却不太知道《梭罗日记》。《瓦尔登湖》在海子的手里闪耀了一次,此后波光粼粼,翻译不绝。知道《瓦尔登湖》而不知道梭罗写日记,那就太可惜了。木心说,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信是写给别人的日记。给《梭罗日记》比喻是,日记是写在湖水上的信。

关于日记,梭罗在日记里写到,“我不必为日记而生,可是日记里我为众神而活”。爱默生称日记为“储蓄所”。的确,因为积蓄颇丰,所以“瓦尔登湖”借到了岸上的雨,即日记里的浮光掠影。微信公众号等个媒体文章,无不是某种日记形式,给那个时日起舞。

《梭罗日记》,翻译者目前为止只有朱子仪。《梭罗日记》的精彩不亚于《瓦尔登湖》,随意摘几段就能窥见春柳后的清水碧云天。如果前者是雾中耸立的廊柱,那么后者则是水中倒影着的拱门。虽然篇幅不大,整本日记远没有卡夫卡那样暗得深沉清晰,却独独发着生活中的清辉和芬芳。21天的记录将载下我的奇幻漂流的日记小语,同时也面对我心中的老虎。

1837年梭罗毕业,回到了故乡。机遇是奇妙的。亦师亦友的爱默生轻轻一问,便桃花般地拨开梭罗脑海中的水面,涟漪一起,梭罗便开始了计划——独处。

逃避自己是逃避现实吗?我们需要在逃避中认清现实,在现实中发现自己。逃避是假以辞色来衬托文学意味的追寻。梭罗回到城市安静坐下做了最后的审视修改。不是现实的不对,而是独处才更意味着人的本性,这是一种理想意味的训练,继而和现实保持距离保存良善。更何况,一味现实又有何意。康德和叔本华在哲学里独处,还是缺少些生活器皿的光影,不然朋友来临夸其品味而非啧啧称奇头脑中的寂寞风暴。梭罗是天生的自然主义者,如果李白旅行到梭罗身边,怕是相互妒忌呢。这又让现实者嫉妒不到哪去。

海子写诗到,梭罗有头脑,用鸟雀做邮筒。我担心邮筒的色香辐射不到邻近的房子,却也安慰,那邮件穿越了时光让后人成为恋人。也不要被独处的其他事物困扰,不做繁琐之事就不会感到繁琐而自扰。也不必独处于太好的环境,优渥没有优渥的实质,很快就会还原成慵懒,依然俗不可耐。世人为了许久之后的一个“浪漫满屋”而绞尽脑汁,实在是本末倒置。英国人的某个时代的优雅哪怕贫苦也依然秉承着自己的品性。10月22日的首个日记,开篇即定,且文采飞扬不跋扈,他的阁楼有耶稣来临的光。

相关文章

  • 《梭罗日记》有感

    更多的人知道《瓦尔登湖》的盛名,却不太知道《梭罗日记》。《瓦尔登湖》在海子的手里闪耀了一次,此后波光粼粼,翻译不绝...

  • 读梭罗有感

    伟大诗人的作品,迄今人类还没有读懂呢,因为唯有伟大的诗人才能读懂它们。阅读这些作品的水平,只是像众人观...

  • 《梭罗日记》摘抄

    这本伪造的《梭罗日记》,显然与那个《瓦尔登湖》的作者毫无关系。伪造者甚至懒得去模仿那位作者的文风。 比如,在卷首,...

  • 守护那一片平静 ——读《梭罗日记》

    深夜不眠,读《梭罗日记》。 乳白的灯光下,我躺在床上,捧着书本,慢慢的沉进去,沉进去,沉浸在梭罗营造的静谧自由的夜...

  • 0601/2022

    梭罗写过一句话非常有感触: 没有人是真正健康或无恙的,但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将健康视作常态,将疾病看作例外。” 梭罗...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泓瓦尔登湖

    ——读《瓦尔登湖》有感 翻开《瓦尔登湖》,行至湖边,远眺梭罗的小木屋与夕阳交辉相...

  • 梭罗《瓦尔登湖》有感

    ——于自然寻一份静心明悟 领略一番瓦尔登湖的风景和与自然和谐相处场景,书中告诉我们勤俭也可以让生活有滋有味。 思考...

  • 游于“译”|偏安一隅,不失桑榆

    《刺客的斗篷——世界名家日记大全》1月24日收录的名家日记中有一篇是梭罗所写,写的是记日记的感悟,读来颇有同感,也...

  • 谁也躲不开的世界

    —— 读东野圭吾《信》有感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人活在世上,即使虚度光阴,伟大...

  • 孤独的梭罗.梭罗

    ——365日极限挑战日更营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空好像一个被破了皮的鼓鼓口袋,从裂缝里呼呼地刮着寒风。灰蒙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梭罗日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im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