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袋鼠岛前,就知道这里的蜂蜜很有名,于是比尔带我去他朋友的蜂蜜农场开眼界。
1881年,袋鼠岛从意大利的利古里亚省引进了全世界最古老的利古里亚蜂,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拥有纯种蜂的地区。
将蜜蜂和任何蜂蜜制品带上岛是被禁止的,岛上最甜蜜的美食莫过于来自未被污染的地方所产的纯正蜂蜜了,这里有全世界唯一幸存的纯种利古里亚蜜蜂所产的蜂蜜。
蜂蜜农场嚣张散步的鹅
袋鼠岛(Kangaroo Island)上缺乏大规模产业发展,这也意味着这里的小行业有着蓬勃生机。
岛上拥有40多位养蜂人,看管着这些温驯而勤劳的蜜蜂。
岛上有些外国人的生活啊~,真的很奇葩,任你脑洞有多大,也想象不出来,我发现自己对见识一些奇奇怪怪的人特别来劲。
比尔开车以速度取胜
袋鼠岛上特有的蜂蜜
出太阳后的小岛上便很干燥,比尔把车开得风驰电掣的,汽车所经过的泥路被扬起一片黄色的尘土。
能离开农场,出门去转悠转悠,让我心情有几分激动,望着车外不断变化的风景,我幻想着,蜂蜜农场应该是花团锦簇吧,花蕊里都被忙碌的蜜蜂占领着,罗隐在《咏蜂》就写过: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蜂蜜农场里意大利帅哥
养蜂农场,会是怎么样的景象呢?真让人充满的期待。
比尔拐进一条小路后,把车停了下来,然后告诉我,蜂蜜农场到了。
我下车,站在农场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芜开阔地,焦黄的草地提示着春天还没有完全到来,几个白色的蜂箱随意的放置在木板上。
蜂蜜农场嚣张的鹅
眼前根本就没有种植着大片的鲜花,空旷的农场里还停着一堆破烂车。
如果比尔不说这里是养蜂农场,我会以为这里是二手车维修点。
带着一头的雾水,我走进了“厂房”,里面空无一人,而且还乱得都不好形容了。
这时,听到有人进屋,一位笑容满面的帅哥迎了出来,看着他深棕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脸上留着一大把大胡子,我也没猜出他是不是澳洲人。
蜂蜜农场的蜂箱
我问帅哥有蜂蜜卖吗?
帅哥见我是朋友带来的,服务态度特别的热情,他遗憾的告诉我:自己只负责蜂蜜产品研发,不管销售。
不过,他可以先带我看看他们的蜂蜜生产线。
意大利帅哥介绍蜂蜜制作过程
口味绝妙的袋鼠岛蜂蜜
然后他详细的向我各种专业介绍,自家农场小规模的蜂蜜产品的制作过程。
我听他说话的英语,一样带口音啊,大家彼此自我介绍,原来他是从意大利飞来的,来袋鼠岛生活三年了。
我们两个马上变得象很熟似的,一通愉快的乱聊,我估计自己听懂了一半,另半一半没听懂的,就靠猜解决了。
我笑眯眯的问他:喜欢袋鼠岛的生活吗?他很肯定的回答我说:自己很喜欢澳洲的生活。
蜂蜜农场自制的干果
野生蜥蜴
意大利帅哥带着我参观他们的农场,这里的蜜蜂倒没有瞧着多少,只见到一群群可爱的鸡,鹅在嚣张的在农场里散着步。
我很惊讶的问:为什么农场会养那么多鹅呢?
意大利帅哥有点无奈的回答:要赚钱啊~。
听了他的回签,我感觉自己被雷了一下,大脑迅速回忆,我们那旮瘩养蜂的同时,好象不一起养鹅吧。
然后,我又开始十万个为什么了,向他提了很多问题:农场里没有看到花,那蜜蜂采什么呢?
帅哥随手指着我们身边几株稀稀拉拉的花,让我观察,还别说,真的有蜂蜜在采蜜。
问题是,农场的花并不多啊,真不知道他们如何提高产量的,难怪需要养鹅和鸡来补贴生活。
正聊着,帅哥又让我看,路上突然窜出来的一条巨大的蜥蜴。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巨大的野生蜥蜴,它正趴在草丛中旁若无人的晒太阳。袋鼠岛野生动物资源特别丰富可见一斑。
安看到那么多嚣张的鸡和鹅显得有些兴奋,她光着小脚在农场忙碌着。
她将动物们从院子东头赶到西头,原本悠闲的鸡和鹅群们,猝不及防的被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纷纷摇晃着肥硕的身体,惊慌失措的四下逃命。
买完蜂蜜后,我在蜂蜜农场好好的参观了一圈,看看外国农场主们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这个农场的房子也是简单的旧木制小平房,房间里堆放着不少书籍,室外拉了根铁丝就是晒衣架,几件洗好的衣服正挂着晾晒,时不时被风吹得在铁丝上舞动。
院子里的地上,遍布着被太阳晒干后不可描述的鸡屎鹅屎,我走路的时候,需要分外的小心翼翼。(我这个城市狗发现,自己有点不适应农场生活,起码接受动物屎,自己的心理上还没有过关。)
海子的诗写过: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可他没写远方的生活有很多东西需要适应和接受。
和比尔农场家一样,这个农场方圆几十公里也没有邻居。
在澳洲,也许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农场上,远远的走着一群牛羊;阡陌相连的农场里,葡萄园一片接着一片;连出门野炊,都是鱼鸟亲人,分明就象世外桃源。
比尔帮朋友修好了一台农用车,果然如他说的,会修很多车。
澳洲的美丽风景走在路上随手一拍,即可拥有不逊色于专业单反拍摄的照片。
但这里偏僻的地方也很多,其实澳洲农场和中国现代的农村、古代的田园都非常不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安静、甚至有点儿让人感觉孤独。
拿免费土豆这事,当然是比尔去了。
田园生活,也许不适合每一个人。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有非常美好的地方,但也不乏劳心劳力。
不说澳洲的乡下农场,即使距离城市30公里的城郊,一到傍晚便已行人稀疏,车辆锐减。
而农场一般距离城市都在100公里以上,别说没有购物广场、电影院,甚至一周都看不见一个陌生人,至于夜生活,那更是没有的。
可以说,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点击延展阅读
看看我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