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0多年的魏晋时期,时局动荡,战争不断,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文人群体“竹林七贤”。
他们不拘礼法、我行我素;逍遥山林,终身不仕;谈玄醉酒、长歌当哭!
他们集中了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所有选择,他们从一开始到最后的聚散离合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处在历史著名的“曹马之争”的背景下。
曹马之争指的是魏晋晚期曹氏家族与司马家族的斗争。
曹马关系从建安六年,也是是公元201年开始建立,这一年,曹操47岁,司马懿23岁。
这年,曹操刚打完“官渡之战”,意义风发、志得意满、广揽人才,想征召当时的青年才俊司马懿出来做官。
司马懿当时看不起曹操,认为他是官宦出生,而司马懿祖祖辈辈都是高官显宦,于是装病拒绝,这一装就是六七年。
建安十三年,曹操作了丞相,又开始招兵买马,又想到了司马懿,软硬兼施,司马懿于是“俱而就职”,从此,和曹操、曹丕父子二人南征北战,成为非常器重的心腹。
后来,曹操因为司马懿有了戒备之心,但都因为他会笼络太子曹休和善于取媚曹休而作罢。(“狼顾之相”与“三马同食一槽”的梦)
曹操非常信任他,连他的后事也是司马懿操办的,办的井井有条。曹丕对司马懿非常信任,司马懿也对他投桃报李,忠心耿耿,看家护院,尽心尽力。
曹丕也是一名短命皇帝,当了7年皇帝,40岁就驾崩了,他驾崩前,找了四位大臣,分别是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来辅佐继承者曹睿。
曹睿在位十三年,司马懿除了忠臣,还是名良将,他非常擅长打仗,百战百胜。
曹睿也是一名短命皇帝,进入而立之年,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他不仅短命,更是膝下无子来继承大统,他不得不收养了两个男孩,这两个男孩是曹芳、曹询。
在弥留之际,他将当时只有八岁的宗室继承人曹芳托付给司马懿、曹爽。
但后来,曹爽飞扬跋扈、专权独断,这也是导致司马家族反叛的借口之一,曹马家族明争暗斗,内部矛盾激化。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当时的这样的历史背景,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比如“竹林七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