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态
体态是指身体的姿态、动作,是就全身而言的。“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说的就是体态。我们主要学习站姿和坐姿。
站姿的基本要求是直立,做到收腹挺胸,给人一种大方、有力的感觉,切忌弯腰驼背。

这是几张适用于社交场合的站姿图片。


演讲讲课等活动中,发言者最好不要始终站着不动。否则自己站得吃力,而且而且容易给人拘谨呆板的印象,听众看久了也可能产生视觉疲劳,甚至分散对说话内容的关注。如果能适当移动脚步,有助于克服上述缺点。
坐姿的基本要求是端正。在正式的沟通场合,坐要挺直腰、抬起头、放下脚。腿可以岔开,也可以叠放,女性一般不要岔开腿坐。手可以扶着膝盖,搭在座椅扶手或者放在桌面。



聆听上级或长辈讲话时,身体应该适当前倾以示专注、尊重。如果认同其观点,可以经常点点头作为互动,容易给对方好印象。
二、身体语言的指导原则
1.协调一致
身体语言一般是与言语活动同步进行的。应和口语、感情协调一致。不同身体语言之间也要协调一致。
总体而言,身体语言应该自然得体,不能给人随意或做作的感觉。身体语言还要和沟通场景、沟通对象协调一致。同一动作,在不同文化背景,可能会有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理解,甚至引发冲突。对此应事先调查了解,避免误用。
比如,图中的动作,在中国表示动动脑筋,在德国却表示那太荒唐了。

这就是身体语言的文化差异。
有时候说谎、伪装也会导致身体语言和思想情感不一致。那么怎么识破伪装、谎言呢?
一个重要方法是和正常状态、真实情感下的身体语言做比较。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身体语言的专家,这需要长期的学习观察和经验积累。
2.塑造个性
如果说协调一致是运用身体语言的基本要求,塑造个性则是锦上添花了。我们来看一张经典图片。

个性是相对的,全世界几十亿人,不可能人人都像蒙娜丽莎那样“微微一笑很倾城”。
我们可以把自己最美好、最得体的身体语言展现出来,塑造个性。这就需要因人而异,做好形象设计。
举手投足皆有意,
一颦一笑总关情。
《写作与沟通》这门课,今天全部学完。感谢江西财经大学所有的授课老师,教学内容丰富,让我学到不少新内容,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收获满满。祝江西财经大学越办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