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所写,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以前读到此处没什么概念,年龄越来越大之后发现,这就是现实。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长大,就是一步步离开家里。以我为例,十年前离家0公里;八年前离家3公里;五年前离家200公里;如今,离家300公里……不知道以后还会与家相距多远。或求学或工作,为了抓住所谓的更好的机会,不知不觉中靠近了外面的世界。
确实,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很繁华很精彩,但作为外地人,处在异乡难免有孤单的情绪,特别是心情糟糕、孤独无聊的时候。不知正在看文的你,是否也有这么一刻,内心会突然有一丝丝冲动,想要立马回家,想要听听爸妈的声音,想吃吃家中的饭菜,陪父母聊家常、看电视,如此甚好。
时间过得很快,毕业工作了三年,来杭城也马上又三年整了。谈不上有多大成就,但至少熟悉了这里的城市环境(说话时不时冒出的杭州口音,还被朋友嘲笑),也适应了这儿的工作氛围,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偶尔周末空闲之余,大学的三两好友还会一起聚聚,吹吹牛,畅想人生。
而上班的时间,满脑子都在想着如何让领导一次性pass,如何高效完成工作,就没什么可以停下来好好“瞎想”了。
那么,什么时候会想家?什么时候会想父母呢?房租到期,需要换房搬家的时候;过年过节,朋友同事都回家的时候;心情糟糕无人诉说,孤独无助的时候。
遥想当年刚毕业找工作那会,不在杭州上学,却机缘巧合和几位大学同学一道来杭城找工作。为了省回来的车票,以免折腾,我们花了一周的时间在这里面试、找房子。印象中,我是最早确定下来的,但要在回去的前一天找好房子。
人生地不熟,该去哪儿找,以前从未经历过,无助到想崩溃。从网上找租房电话,到找中介,再到自己去小区找,已经想不清那一天的自己是如何度过的。不过,那天临睡前,小小地佩服了下自己。
此后,也相继换了两次住址,女孩子一个人搬家找房子还是有点心酸的。不过,每一次换房搬家,都强行提醒了自己是一个漂泊者;继而,鞭策自己好好努力,多多赚钱,自我安慰要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一个人的时候,父母的微信、电话几乎是天天都会打来,关怀备至。“吃饭了没?最近过的开心吗?工作还顺利吧?领导同事都还好相处吗?……”
在家从来没有那么多问号的父母,突然间变得侃侃而谈,有聊不完的话题和说不完的话。但其实,我都知道,即使是通过手机屏幕,他们也想多陪我聊一会,生怕我孤单。
作为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一切都好,事业上他们无能为力,在其它方面他们几乎付出了所有。
偶尔,我也经常会问自己,来到另外一个城市漂泊值得吗?领着稍高的工资,却失去陪伴父母聊家常的时间。en……内心也很矛盾,摇摆不定,想想过后还是留在了杭城。或许哪天突然想开了,回到家乡也很正常。
眼下的自己,还在漂泊,就更得好好努力,用一步步的成长来弥补我们和父母共同付出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