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头号玩家公会】十万简书钻日更达人联盟
「多元思维模型001」具身认知(一)

「多元思维模型001」具身认知(一)

作者: 老李写做 | 来源:发表于2018-12-30 15:50 被阅读33次

我曾经的一个错误认知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有这么一个错误认知:我认为认知跟身体是分开的。

大学军训的时候,因为我个子高,所以被教官安排了当排头。但要命的是,我很诡异地经常同手同脚,所以常被批评。为此,我觉得很丢脸,而且很羞愧:我怎么连齐步走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然后,我在晚上的时候,偷偷跑到一个地方练习走齐步。讽刺的是,我第二天依旧同手同脚。

我原来把我的这个情况解读为是我的肢体欠缺协调度。但后来我发现事实不是如此。

实际原因是:我当时出现了心理问题。

因为我是农村来广州读大学的,所以那时一开始很不适应,发现自己很多东西都不懂,而身边的同学则好像都比我懂得多,处理人际关系也显得很游刃有余。所以,这引发了我的自卑心理。一方面,我很想表达自我,所以我会利用机会表达自我,但是当屡屡受挫时,我自然地进入了身心分离的状态里。这种身心分离,导致的其中一个结果就是:我在走齐步时出现了同手同脚。

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

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说的是:

1、意识和身体是相互分开的;

2、意识是主体,身体是物质层面的“机器”;

3、思维、认知独立于身体之外,是纯粹意识层面的存在。

我原来就是个典型的身心二元论者。

我曾花了大量的时间专注于思维、认知层面的提升。例如,大学的时候,我学的东西特别杂,编程、英语、西班牙、国际会计、吉他等。

我的学习完全是基于头脑(意识)层面的,因为我并不认为身体的感知,我所处的不同时间、空间会影响我的认知。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表面上我学了很多知识,但是我对它们的理解、掌握并不深入。

身心二元论的典型特点是把感性认识跟理性认识当成是一个线性的、有先后的过程,而实际上对于认知这个结果而言,感性、理性跟其他要素是同时发生的。

具身认知

行为心理学家卡尼曼说:

我们对我们的盲视是盲视的。

吴伯凡老师对这句话有这样的一个解读:

我们的感知和认知远远大于我们意识到的感知很认知。

心理学家吉布森(James J. Gibson)在1979年提出了知觉生态学理论,后来这个理论发展出了“具身认知观(Embodied cognition)”。

具身认知的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是:

我们认为认知只跟头脑有关,实际上,认知跟我们的身体状况以及身体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是紧密相关的。

例如,我经常会跟我的朋友举一个我常用的技巧:

当我觉得不开心的时候,我的处理方式非常简单:先让自己的脸部表情调整成微笑(或者大笑)的样子,然后借助一些灵性音乐的刺激,之后不用多久,我原来“觉得不开心”的认知很快会被消解掉。

在我没接触到“具身认知”的概念时,我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后来我明白了:

“觉得不开心”是我头脑层面的认知,而当我通过脸部表情的调整,以及借助音乐的刺激时,实际上,我是通过转换我的身体反应及所处的空间,扭转了我头脑层面对“不开心”的认知。

对于“具身认知”的运用,我还有一个屡试不爽的做法:

当我(头脑)想不明白一个问题时,我会先开始去做,在做的过程里,因为思考的角度会发生变化,包括链接到的人与事也会推动事情的发展,往往最后我能把问题解决。而过去我一般会纠结,硬生生地试图想明白这个问题,结果经常延缓了我的执行,并且没能有效解决该问题。

(未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元思维模型001」具身认知(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mv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