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丽每次从老家回来都要找我聚聚,顺路给我带些她们家乡的土特产。
丽丽的家乡有个习俗,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玩灯。听说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玩灯,据传起源于唐朝玄武门事变之后.有驱邪祈福之意,融佛教和道教于一体。
玩灯有个很重要的环节,叫做上庙。丽丽她们那有个习俗,就是玩灯启动仪式结束后,如果在村子前面结束玩灯仪式就要上土地庙。
说是土地庙,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土堆,存在于稻田之间的一个十字交叉路口。不过,这是现在的样貌,据说好多年前,是用砖堆砌了一个庙的模样。随着田地的改造,砖都被清理走了。但是这个地方做为祈福仪式的意义并没有变。
01
丽丽跟我讲的这个悲剧,就是跟这个土地庙有关。而让这个悲剧发生的人,据说是这家的女主人,三姊妹的母亲。
这家就住在丽丽家前面不远,她们家情况她是最熟悉的。
这家一共有四姊妹,除了老大没什么毛病,下面三个妹妹都有残疾。
老二两三岁的时候还很正常,三岁之后慢慢的小腿肌肉就开始萎缩,不能走路了。老三跟老二一样的情况,只是她是到五六岁开始才不能走路的。老四情况好很多,就是头顶有个大包,听说后来做手术去掉了。
但是老四却有更悲催的命运。
听说四五岁的时候被村里一个男孩子玷污了。孩子被抱回家的时候,腿上都是血。男孩子家在村里有权有势,事发的时候他还并未成年。女孩子家比较贫困,在当时落后的农村,这样的事情被称之为家丑。所谓家丑不可以外扬,于是女孩子家选择默默的压下了这件事情。
所以当时很多人并不知道,只是后来才慢慢在村子里传开来。丽丽也是这两年才知道的,刚听说的时候觉得很震惊,也很心痛。谁听说这样的事情不会眉头紧锁,心生怜悯呢!
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这个家庭遭遇了雪上加霜的事情。
很多年以后,三姊妹都已成年,而她们的母亲却得了癌症。最后母亲因为癌症,五十岁左右就走完了自己凄苦的一生。
这样的故事情节只出现在电视剧里,谁曾想就发生在身边,简直不能再狗血了!
02
正是因为这一家子接二连三的不幸,才会让村里人把矛头指向三姊妹的母亲。
放现在看来,这属于天灾人祸,不是任何人可以左右的事情。可在当时,这样一个家庭,太特殊了,于是就有各种闲言碎语,说是三姊妹的母亲触犯了神灵,遭到了天谴。
为什么这样说呢?只因这个母亲做了一件事情。
原来,这个母亲在三姊妹很小的时候,曾经拿土地庙的砖做了厨房的灶台。而土地庙在当地人的心里,是很神圣的,每年玩灯都会祭拜。
在当时那个信鬼神,迷信的年代,科技不发达,人的思维和视野有限,她们家的这一系列事情也无从解释,只能用迷信的方式去解释了。
母亲也无端的背了这个黑锅,直到死,这个心结都无法解除吧?在她的心里,也许也在怪罪自己不该拿敬神的东西私用。
03
三姊妹的母亲去世后,父亲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原本老大在家还能帮忙照顾下两个妹妹,毕竟女孩子照顾女孩子还是方便些。后来远嫁出去,家里就只剩父亲和老四在家。
老四上学还比较争气,听说学习成绩不错,只是后来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后来出去打工,结婚生子,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
丽丽说,她们家的门常常是锁着的,很多时候并未看到人进出。因为在家少,她一直以为两个残疾女孩已经不在人世,家里已经没人了。
每年过年,家家玩灯,她们家从来不玩。
去年过年回家,终于看到了他家父亲和老四.当时在马路上散步的丽丽,远远看见他们在菜地里和人聊天,老四的身旁跟着一个小女孩,应该就是她的女儿了。
这几年农村政策好了,因为他们家情况特殊,村政府给他们申请了各种福利.现在他们的日子应该也好过多了。
04
整个故事听下来,心情沉重,但值得欣慰的是他们的日子慢慢的好了起来。
在这个故事中,我非常佩服这位父亲。这简直是父爱如山的典范!
面对这样的家庭,有几个人能够坚持下来?恐怕少之又少吧。
在严重重男轻女的农村,不说是残疾女儿,就是健康女儿,有四个,就够人指指点点的了,关键残疾的还是两个孩子。没有强大的内心和意志力以及满满的爱,怎么可能坚持得下来。
再说,照顾两个不能行动的残疾女儿,光吃喝拉散这些琐事就够让人吃不消,还要赚钱养家。关键他们的父亲作为一个男性,肯定有诸多不便。这其中的心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这样一个有着大智慧,大胸怀的父亲怎能让人不另眼相看,肃然起敬?
让我们感到温暖的还有社会各界的援助和关爱,给了这个家庭坚持下去的力量。
农村现在的政策是越来越好,我相信,即便有一天,他们的父亲不能够支撑下去,政府部门也会帮他们善后。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些悲剧本来可以避免发生的。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是落后,是无知,是贫穷。
如果他们不是近亲结婚,如果他们当时足够重视,哪怕经济条件不允许,不说完全治好,起码不会恶化。也不至于接连两个女儿都相继残疾了。
05
三姐妹的悲情故事,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好像都跟玩灯需要供奉的土地庙,跟取了土地庙砖的母亲有关,都认为是天神对母亲的咒怨。
其实就是一种迷信,是一种无知。
现在人们的思想和对玩灯的认识完全不一样了。
随着农村建设越来越好,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好多年轻人都愿意回农村创业。有养虾的,有养猪的,有种树的……
以前年轻人出门打工,家里就留下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往往都是一年难得回去一趟。
现在交通便利了,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很多以前在沿海地带打工的年轻人,都回到家乡附近的大城市发展。
而现在逢年过节回家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因为基本每个家庭都有私家车,来回也方便。
以前丽丽都是好多年才回一次老家,现在基本年年都要回去。
现在的人,对玩灯这个事情,看得越来越理性,不像过去的人那样迷信。毕竟好多都受过高等教育,思想和眼界也宽多了,判断事物的能力也越强了。
以前玩灯,更多是为了祈福;现在玩灯,更多是借此机会和亲朋好友团聚,联络感情,远离城市的喧嚣,给自己放一个假,享受一下乡村田园风。吃绿色的食品,呼吸新鲜的空气,暂时放下工作生活的压力。
玩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越来越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因为每年正月十二到正月十五这几天,从四面八方来的人 ,都赶着回去看灯,为此这个期间交通经常拥堵,也常常发生交通事故。
每当这个时间段,政府都加大警力,在重要路段维持交通。同时为一些玩灯的村庄,扩宽了路面宽度,在有池塘,位置低的地方增加防护栏,路旁都安装了路灯。
灯玩得好的地方,还有媒体去现场直播。
玩灯已经脱离了传统的迷信色彩,我们更愿意相信,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农村人们的一种思想寄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