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罗发辉:在色彩的深渊里打捞记忆的拓片一一论一种“转世”的绘画美学

罗发辉:在色彩的深渊里打捞记忆的拓片一一论一种“转世”的绘画美学

作者: 楊孜 | 来源:发表于2025-06-03 15:32 被阅读0次

引言:绘画作为生命的寄生系统

罗发辉的画,像一场缓慢发酵的梦境。当你站在他的《大玫瑰》前,那些层层叠叠的花瓣不再是植物学的标本,而是被时间浸泡过的肉体——边缘溃烂却又诡异地勃发,仿佛莫奈的睡莲被扔进重庆的火锅里煮沸,再捞出来时已沾染了世纪末的焦灼。这种“转世”并非简单的风格继承,而是一种基因突变:西方印象派对光的痴迷,在他笔下蜕变成对血肉之光的凝视;中国传统工笔的细腻,则被解构成伤痕的工笔画法。 

若要理解罗发辉,必须进入他作品的“解剖室”——那里没有纯粹的视觉,只有色彩与记忆杂交的共生体。 

---

一、《大玫瑰》系列:腐烂的绽放,或时间的拓印

在2005年的《大玫瑰No.12》中,一朵直径逾两米的猩红花朵占据整个画面。它的花瓣像被硫酸浇灌过:表层是威尼斯画派般的釉质光泽,内里却布满蜂窝状的溃烂孔洞。这种矛盾的视觉语法,实则是对“生长”本身的祛魅—— 

1. 莫奈的转世与叛逃

  莫奈的睡莲是光的容器,而罗发辉的玫瑰是时间的容器。前者捕捉瞬间的颤动,后者则暴露时间的腐蚀性。当莫奈在吉维尼花园描绘水面折射时,罗发辉在重庆的防空洞里画下了玫瑰的尸斑——那些看似随意的褐色淤痕,实则是少年时代目睹三线工厂锈蚀钢管的记忆返潮。 

2. 色彩的生理学

  他用医用手术灯般的冷光打在花瓣上(如《大玫瑰No.8》的蓝灰色基底),让人想起伦勃朗解剖课里的尸体照明。但这种“手术”不是为了科学,而是为了证明:美必须经由腐烂才能重生。画面右下角的一滴“露珠”,实则是丙烯模拟的福尔马林液——它浸泡的不是植物,而是1990年代集体记忆的切片。 

---

二、《悬浮》系列:坠落的永恒,或重庆的引力场

2012年的《悬浮之三》描绘了一个倒置的男性躯体,悬浮在沥青色的虚空中。他的脊椎弯曲成嘉陵江的弧度,皮肤上粘附着微型齿轮——这并非超现实主义的幻想,而是罗发辉对山城地形的基因编码: 

1. 高更的幽灵与重庆的坡道

  高更在大溪地寻找原始主义,而罗发辉在重庆的梯坎上发现了工业原始主义。画中人的悬浮姿态,实则是画家年轻时在朝天门码头扛货的肌肉记忆:那些沉重的麻袋压弯了他的腰,却在三十年后的画布上反弹成失重的飞翔。齿轮与肉体的嫁接,恰如重庆缆车钢索摩擦缆绳的声响,早已渗入他的神经末梢。 

2. 立体的抑郁症

  该系列背景常呈现一种“溃疡黄”(如《悬浮之五》),这是罗发辉调制的独家色相——混合了重庆老茶馆的茶垢、雾霾天的硫磺光、以及抗抑郁药片的糖衣。当观众说“看了想躺平”时,其实触碰到了画面暗藏的力学系统:那些看似轻盈的悬浮者,实则被无数无形的社会引线拉扯着,如同当代人的“悬停生存”。 

---

三、《身体·山水》系列:机械的禅意,或肉体的地质学

在2018年的《身体·山水No.4》中,一具女性躯干与青铜器纹样的山脉融为一体。乳房轮廓被处理成景德镇瓷器的开片纹,而脊椎则化作巴渝崖壁的栈道。这种杂交美学揭示了罗发辉的终极命题: 

1. 塞尚的结构,东方的熵

  塞尚用几何解构圣维克多山,罗发辉用生理解构山水。画中人体山脉的“褶皱”,实则是重庆夏季暴雨冲刷出的沟壑——他将地理的侵蚀与皮肤的衰老等同起来。那些镶嵌在肉体中的青铜饕餮纹(参考《身体·山水No.7》),并非装饰,而是对“三线建设”时期工厂机械的图腾化:工业文明已成为中国人新的DNA。 

2. 疼痛的透明度

  该系列大量使用“玻璃肉”技法(如用树脂凝胶模拟皮下组织),让人想起委拉斯凯兹《镜中的维纳斯》。但罗发辉的镜子照出的不是美,而是疼痛的矿物化——画中人体透出的青绿色血管,实则是长江支流的地图测绘。当观众的手指虚抚过画面时,能感受到某种体温:那是画家在四川美院画人体写生时,模特炭火盆烘烤出的热气,在三十年后的丙烯里继续辐射。 

---

四、超越转世:一种菌丝般的创作生态

罗发辉的“像某某大师”从来是假象。他的画布下埋着一条暗河—— 

1. 记忆的菌丝网络 

  当莫奈、高更、塞尚的影子在他的色彩中闪现时,实则是被重庆的湿度泡发了。那些“西方基因”早已变异:印象派的光斑成为《玫瑰》系列里的脓液反光;象征主义的隐喻则沦为《悬浮》中赤裸裸的机械寄生。这种转化不是致敬,而是艺术史的消化系统在工作——就像他童年吃的火锅,能将毛肚与鸭血熔铸成统一的麻辣质感。 

2. 活着的自适应系统

  欧阳江河称其作品为“会呼吸的废墟”,但更准确的说法应是生物态绘画:罗发辉的玫瑰每年会“生长”出新的腐烂方式(对比2005年与2020年版本),他的悬浮者也会随社会焦虑指数调整坠落速度。这种进化并非刻意,而是画面自身携带的生存本能——就像他画室里那株从颜料桶缝隙长出的野草,根系早已和丙烯分子达成了共生协议。 

---

结语:在语言的边界种玫瑰

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边界即世界的边界”,而罗发辉证明:色彩的边界才是生命的边境线。他的画不是让你“欣赏”,而是邀请你跳进那个立体的社会标本缸——当你的倒影与悬浮者的脚踝重叠时,会突然听懂重庆梯坎上的口哨声:那既是1983年街头少年的调情,也是2024年所有困在系统里的我们,向虚空发出的一声潮湿的叹息。 

相关文章

  • 265*色彩在绘画里的表达

    艺术是人类借以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而色彩是视觉艺术诸多形式语言中十分诱人的一种,无论色彩学习的过程中有多少需要遵循...

  • 记忆里的珍珠

    记忆里的一串珍珠 打开属于你我的唯一 把记忆变成一个永恒 从井里打捞 从梦里晕开 别致的色彩 从前 珍珠 洁白无瑕...

  • 打捞遥远的记忆

    打捞遥远的记忆 文/左月 正月初九那天,在吕刚大舅寿宴开始前,坐在大舅右侧的老姨拿着一张照片,招手叫我过去...

  • 记忆里的色彩

    分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20财务 姓名:张义花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然不...

  • 色彩的魔术师——薛林兴仕女画探秘

    在绘画世界里,每一位绘画大师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绘画形式,而其中的色彩运用、色彩搭配却是最为独特、神秘的,依靠这些美妙...

  • 《水粉‖火烈鸟》

    课程重点 火烈鸟的造型特征 叶子的不同造型 水粉的绘画技巧 美学元素 绿色同色系的色彩运用 同色系的色彩渐变 冷暖...

  • 《水彩笔‖冰凉水果茶》

    课程重点 认识水果横切面造型 观察其色彩变化 了解绘画的多种表达形式 美学元素 色彩的冷暖呼应 画面的多层次设计 ...

  • “转世灵童”受控摄政王,赤松德赞杀舅相夺权

    ----《活佛转世 与 谋杀 ——再论“活佛转世”》(一) ...

  • 打捞记忆

    今天开会,遇见去年党校培训的好几个同学,现如今他们都是部门的骨干,一年来,一起开会、工作上合作是常有的事!...

  • 夕阳

    夏日的色彩 晕染了天际 驻足的黄昏 浮在江面上 似记忆的打捞 因记忆 衍生不同的情绪 黄昏 不见得“只是近黄昏”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发辉:在色彩的深渊里打捞记忆的拓片一一论一种“转世”的绘画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euw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