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装烧,说的简单点,就是瓷器在瓷窑中的摆放位置,以及和窑火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装烧方式,会对瓷器的质量及上釉面积有影响。
不同的分类
瓷器的装烧形式多样,类型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可分为以下几类:
1)按坯件放置方向来分可分为:正烧法、覆烧法和对扣烧法。
2)按坯件是否隔离火焰可分为:裸烧法和隔烧法。
3)按一个单位装烧系统内所装坯件数可分为:单件装烧法、多件叠烧法和套烧法。
4)按坯件装烧时的综合工艺可分为:支垫具承托单烧法、明火叠烧法、匣钵单件仰烧法、匣钵多件仰烧法、支圈覆烧法和涩圈叠烧法6种。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较独特的装烧工艺。如北宋时期越窑出现的二钵一凹底匣钵组合装烧法、北宋时广东惠州的大而托盘装烧法、山东、宁夏发现的棚板与支柱架装烧法以及金代山西乡宁西坡窑的捎架套烧法等。
杭州临安博物馆馆藏
支圈覆烧法
支圈覆烧法
支圈覆烧法由定窑首创,是制瓷工艺上的一个杰出创造。其装烧程序大致为:以大而厚的垫饼为底,其上置一带阶梯的圆环形支圈,支圈用烧造瓷器的瓷泥烧制,在支圈的梯阶上撒一薄层谷壳灰,把芒口的坯件扣放在垫阶上,将坯件与支圈一坯一圈地依次覆盖叠螺,用泥饼盖住,即组成一个上下大小一致的圆柱体,用稀薄的耐火泥浆涂抹外壁,封闭空隙,再装窑。
其优点是:支圈采用和制坯同样的细泥制成,使两者膨胀系数一致,保证了瓷坯在高温焙烧中器物规矩不变形,精品率高;支圈细薄,用料很少,节省了原料和窑内空间。相同的窑室,采用该法产量可提高达4~5倍。
此方法虽曾风行一时,但由于会使碗、盘等形成芒口,因而最终为宫廷所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