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地听到有人跟我讲,她在寻找一种归属感,她尝试换不同的工作、换不同的城市,甚至换着身边的朋友。
她说她感觉没有归属,感觉偌大的城市没有自己的一丝栖息之处。她只有把自己每天泡在工作中,试图通过每天的忙碌、疲惫去让自己安心睡个好觉。
这样的感觉我也有,大三暑假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去实习。每天下班之后,我自己一个人坐车回到住的地方,因为刚去,不是很熟,所以很多时候我连自己住哪都要找上半天,在边上的小路上转悠上半天才能摸着回去。
很多时候,其实是不愿意去回到那个住的地方,不说条件好坏,只是我感觉不愿意回到一个空荡荡的封闭空间,每当夜晚,那种入骨的孤独感从四面八方侵袭而来,我害怕。
我感觉那个地方不属于我,或者说这座城市不属于我,因为在这份工作中、在这个公司里,我从来没有存在感。我每天看着忙碌的同事、看着慌忙的路人、看着这座城市,我羡慕他么的忙碌,但我也对他们的忙碌抱有疑问,会不会很多人,其实跟我一样,只是在假装忙碌,只是在让自己疲惫到可以睡个好觉。
~人的本性是渴望同类的。从原始社会至今,我们靠嗅觉、语言、文化、肤色、种族、性别将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但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寻求认同。性情相似的人总是易于结伴,恋爱或友情,都趋于寻找同质的人。
之所以想要聊聊归属感这回事儿,是因为我最近越来越迫切地感受到,人是一种集体动物。年岁越长,越喜欢热闹,逐渐爱上商业区的繁华喧嚣。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也亲切可喜,吱哇乱叫的小孩子也玉雪可爱,红尘万丈皆是好,当初怎还惦记着要去终南山隐居三年?当真可笑。
~归属感,说到底是一种认可和熟悉相交织的踏实的感觉。它会让人安心做事,远离危险和不确定的因素,沉淀浮躁的心态,变成有信任别人的能力和有能力被别人信任的真正的、成熟的社会人。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着成为社会人的局面,而最强大的能力,就是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拥有基于理性的归属感——换言之,有这样的人,他的生存能力极强,到儿哪都能与他人相处自如,到哪儿都有他的小天地和小团体。
~《论语·卫灵公》中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意思是,君子矜持庄重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与人结成宗派。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也是关于归属感的中庸之道的最佳论述。我所谓的归属感,也并未指与人沆瀣一气,或者结党营私,只是在大千世界磕磕绊绊得多了,更能明确自己应处的位置,也更能找到同道好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