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走近孔子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12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12

作者: 陈尚军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08:01 被阅读31次

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白话

夫子说:“求学多年,不去做官,也是很难得的。”

释义

夫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同时主张,天下有道,则出仕,天下无道,则隐。出仕,干预现实政治,是儒家一贯主张。但是,如果现实政治黑暗,仁道不能得以实行,夫子不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改变社会现实,而是选择“隐”,夫子是反对武王通过武力“剪商”的,这个主张与后世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汤武革命是“诛独夫”的民众有革命权利的思想差异很大。夫子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这个不革命的思想是最重要的原因吧。

夫子为什么反对革命甚至反对“汤武革命”呢?夫子是推崇周制的。可以看出,一,夫子反对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即使是“正义”的诉求。反对用武力的手段推翻现实政权;二,夫子认为周制是最好的文明,改变当时“礼崩乐坏”的不理想的社会,需要“复古”到周制,而不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周王及诸侯士大夫的统治,推翻的那个秩序正是夫子倡导的。社会进步的理论,社会发展的理论,夫子是没有的,虽然夫子说“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他只是觉得周制比夏商文明好,而且认为最好,不认为周制需要改变。可以说,夫子认为现实没有“革命”的需要。当时社会现实,夫子看到的是文明的摧毁,野蛮的再现,看不到新文明的孕育,这个是当时的现实状况。

夫子推崇周制,然而反对武王伐纣,看似矛盾,如何理解呢?后世孟子言,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如果商纣王那么无道,如何战争如此激烈呢?故不可尽信书。意思是可能商纣王未必那么坏。那么武王伐纣的合理性就要打问号。从一个侧面,或许可以理解夫子的看法。

即便周制是自己推崇的,依然反对通过“革命”的武力手段来推翻商的政权。我倒是觉得这是夫子挺伟大的地方。譬如,自己的祖宗是强盗,通过抢劫发了财,然后改邪归正了,后世子孙很有教养,可是作为后世子孙,不能因为,后世子孙有教养成了“好人”,就说自己祖宗抢劫发财是对的。

看看我们为了伟大目标而可以不择手段的理论,与夫子主张“不革命”的思想比,那个更好呢?

相关文章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12

    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白话 夫子说:“求学多年,不去做官,也是很难得的。” 释义 夫子...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8

    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白话 夫子说:“成人之道,要兴发于《诗》,立人于礼,成人于乐。” ...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18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白话 夫子说:“巍巍乎气象之高大也!舜、禹之有天下,就像...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20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19

    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1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白话 夫子说:“泰伯,这个人德行可以说到了极...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16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白话 夫子说:“一个人狂傲而不正直,幼稚而不谨厚...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21

    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13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5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白话 曾子说:“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lq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