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丢了金箍棒!
玉帝仁善,只要求找回失物,不究过错。
千里眼、顺风耳奉命寻查,发现金箍棒被下界一石猴获得,据为己有。回禀玉帝。
玉帝仁善,虽说是拿回自己失物,也不能强取于下界一石猴,许弼马温一职,掌管天庭万马,命太白前去协商。
石猴自称美猴王,受孕于天地,一心赤诚;遨游于山野,散漫自在。一日,于东海之滨,见一金箍,能大能小,顺心如意,甚喜于心。然非自己之物,不敢贸然取。等待数年未见失物之人,以为无主,遂据为己有。
太白见石猴,言明缘由,并邀石猴游览天庭。动之以情,晓之以利,哪知石猴竟不领情,不感玉帝仁善,不愿归还失物。太白甚是惋惜:位列仙班,多好一桩机缘,石猴不懂把握。
玉帝听闻,未作他言。二郎真君气愤不过:小小一泼猴,不知感念玉帝仁善,还私吞仙家宝物,如此不知好歹。禀明玉帝,愿下界取回宝物。玉帝告诫,不得无礼。许真君以下界。
美猴王回到花果山,私念:如是他物,归还何妨!我遨游于山野,庙堂非我所愿,但既许官职,未见其诚心。怕是骗我宝物,不能受其蒙蔽。
真君见于美猴王,直言金箍乃仙家宝物,奉劝泼猴速速归还,方可无事。言语之争动于拳脚,竟打得个旗鼓相当,泼猴受伤不轻,真君也要归还疗伤。
言于玉帝,羞怯难讲:天庭一真君,与下界泼猴斗得个半斤八两。丢了天庭颜面,愧于面对圣上。满朝肃穆,玉帝亦面色微恙。
托塔天王请命:妖猴侵吞仙家宝物,还打伤天庭重将,愿领十万天兵,下界捉拿妖猴,惩戒宵小,以正天地清明。玉帝告诫,猴子知错即可,不可仗势欺人。
妖猴发狠,拼得个断手残足,脱于天庭围捕。天王复命,言那妖猴冥顽不灵,不知好歹。我等天兵只是围于花果山,妖猴竟暴起伤我将士,逼于无奈,只得对其捉拿,避免妖猴伤人。哪知妖猴竟自断手脚逃脱,不知所踪。
玉帝无言,请于如来,治那孽障。
如来神通,捉回孽障,压于五指山下。
石猴临终,仍思之不得:所患何罪,竟累了性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