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太渺小

作者: flute2 | 来源:发表于2016-03-16 10:18 被阅读0次

先提一条公理,暂且认为它是对的。而由这条公理,可以导出后面我的疑惑。

      公理:人的脑力只能加工自己感知到的、或者通过感知到的东西延伸出来的东西。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生活中到处都是例子。比如我们能想象“轰鸣的雷声”,是因为我们听见过打雷;我们理解别人的感受,是因为我们也有过类似的感受;我们做梦能梦见光明的场景,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曾经接收过可见光。

如果这是对的,那么问题来了,人的脑力活动太受到感知力的限制了。人有“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有限数目的“感知”,但是世界存在多少感知呢?可能我们缺少其他的100种、10000种、数万亿种甚至无穷种的“感知”,导致我们的理解其实十分的有限。

我们有数学、逻辑这种工具,虽然这些工具让人大大超越了自己的肉体触及范围,让人可以去思考“世界的本质、宇宙的深空”这类问题。但是,“数字、逻辑”这些概念是怎么来的?是人脑中产生的,套用“眼耳鼻舌身意”的说法,属于“意”的范畴,是感知的一种。既然如此,所谓逻辑思维也只是在自己有限的感知里穷折腾罢了。

所有发明也必须建立在这些有限的感知的基础上。比如,我们之所以能发明照相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人们有需要记录的需要;第二,人们恰好又发现了可以把光影记录下来、还可以转换成能被人眼看到的、可以保存的成像的材料。所以,当人们发现了可以把可见光通过化学反应印到胶片上、同时胶片也发出让人能看见的光的方法的时候,照相机诞生了。但是,如果人眼不能感受可见光的波长,照相机有可能诞生吗?不可能,就算这种材料出现了,人也不可能意识到它。同样的道理,红外成像技术的产生,也是因为我们发现了把红外线转化成可见光的方法,人们看到了可见光,才意识到这种方法。也许有其他的介质,可以把红外光转成“$光”、“*#^光”、“《&光”,但是因为人感受不到,所以人们并没有发现这些介质。

上面的论证其实有一个漏洞,就是忽略了科学的作用,因为科学可以推论,有“预测”的功能,所以有些发明,比如粒子对撞机之所以能被发明就是因为理论物理可以预测这样的东西。但是思考一下“科学”是怎么来的?科学是假设+逻辑思考+实验观察,一切的假设逻辑的思考和实验观察都是脑力劳动,都逃离不了人感知能力的根本的限制,所以科学也突破不了人感知能力的限制。

所以综上所述,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限制的:人的感知是很小的一部分,人的发明创造也是极其有限,人能思考的也是很小的一部分。

这几天AlphaGo跟李世石对战3:0,引起人工智能话题的轩然大波,文章漫天飞。我一直在想,人发明的“智能”,无非是复制了一遍人能意识到的、感觉的功能:人能辨别脸,就让机器人也辨别脸,顶多是让“感知脸”这个功能做的更好,但是是按人的标准;人能躲避物体或危险,就让机器人也可以躲避物体或危险,但是这些都是人自己认为的“物体”和“危险”;人能预测、判断、归纳、演绎,就按“人的标准”让机器也做到和人一样的事。这里面让我产生两方面的思考:

第一,人可能发明不出真正的高级人工智能,万一我们无法感知到“人是如何感知”的呢,也许我们的科学理论也推理不出“人是如何感知”的,我们做出的机器人的感知能力一定是人的感知能力的子集(因为人发明不出超出自己意识的东西,上面说过了),那又能有多厉害呢

第二,很小概率地,人感知到了“人是如何感知的”或者我们的科学理论推理出了“人是如何感知的”,人准备好了一切造出高级人工智能所需的条件,那一天人工智能会达到很厉害的程度。那时候,我们如果把“感知到欲望”这个部分从机器人的身体里删掉,也许是根除机器人对人类威胁的办法。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读过什么哲学著作,只有这点肤浅的思考。关于人类思考极限的问题历史上的大师们一定论证了千百遍了,尤其是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的那些,有机会再和他们的想法碰撞一下吧。

相关文章

  • 我们太渺小

    先提一条公理,暂且认为它是对的。而由这条公理,可以导出后面我的疑惑。 公理:人的脑力只能加工自己感知到的、或...

  • 我们都太渺小

    我们都太渺小,即使落入最清澈的眸子,也难翻起点点浪涛。 我们都太渺小,背不起父亲的扁担,抹不平母亲的眉角。 我们都...

  • 我们都太渺小

    在我兼职的小店外围,一位老婆婆常年都坐在外围的座位上,从早到晚,在那里吃饭,在那里睡觉。 吃什么呢?我看到每当有人...

  • 世界太大,我们太渺小

    本想写篇教学论文,参加今年的市级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所以就利用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并检索自己要写的内容国内外...

  • 我太渺小

    我也想做一个可以写出温暖文字,还可以温暖别人的人,可我看到了比你们看到的更多的黑暗和冷漠,我连自己都温暖不了,更何...

  • 在技术面前,我们还是太渺小

    很久没有写一些纯原创的文章了。有时候当自己知道的东西越多,才发觉自己越无知。相比那些国外牛逼的大神,自己写的东西根...

  • 互联网太大,我们太渺小

    我们和互联网: 近几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的必然结果.而...

  • 尘埃太渺小,星辰太遥远

    文/小濑 几万英尺的高空,星辰在以肉眼无法觉察的速度移动着。 尘埃是因为自身太渺小,而星辰是因为距离太遥远。 遥远...

  • 人啊,太渺小

    人啊,一旦进了医院,就突然有种感觉,感觉自己如同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感觉自己就像牲畜家禽一样,随意处置。 人啊...

  • 人真的太渺小

    我在想总是有些时候需要没有目的的写下些什么,在这个雷雨交加的傍晚,我战战兢兢地不愿意关掉电脑的写着这篇文章,戴着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太渺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pq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