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南朵老师在《对财富说是》这本书中说,“如果你想赚很多钱,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能专注在钱上。因为专注在钱上会给你带来太多的压力和紧张,从纯粹的快乐和热情出发,或者立志于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钱才会主动向你靠近。”
心理学家研究过一个很有趣的课题:目标和工作效率的关系。这个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人太想达成一个目标的话,他的效率会降低,行动力会减弱;而处在放松状态下反而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赚钱也是这样的,当你专注在赚钱上,你就会很紧张,压力很大,没有办法享受这个过程。带着压力并不利于成功。如果你真的想赚很多钱,就必须把赚钱放在次要的位置。你可以做自己很热爱的事情,或者把你自己的热情放在改善其他人的生活上。
就像众所周知的乔布斯,他真的很热衷于把产品做到极致,无论苹果的电脑还是iphone,它的颜色、棱角都充满美感,我们都知道乔布斯在他的时代,苹果公司赚了很多钱,是因为他对苹果的每一个细节都异常的用心,把它做到了极致。
如果我们把目标专注在钱上我们就会很焦虑,没有办法享受这个过程,可能我们有很多的创意也没办法发挥。

这让我想起,在这十几年的经营服装生意的过程中,我经历过很高峰的时候,也有经历过很低谷的时候。在当初我做服装生意的时候,其实我是挺喜欢做这行业的。我喜欢美,喜欢打扮,喜欢穿漂亮的衣服;我对市场有很敏锐的触觉,知道市场需要些什么;我喜欢逛街,喜欢收集流行情报;我喜欢设计服装,当我看到街上的人穿着我设计的衣服在街上走过,我就会很有满足感;我也喜欢跟客人交往、跟他们聊天,给他们我最好的服务,向他们传达我的热情,我的真诚,我的友善,客人都很喜欢跟我交往……
在这做生意的过程中,我是很享受的很开心的。所以当我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我就很快把它做起来了,我有很多的客户,他们都很喜欢我们公司出产的衣服,很喜欢跟我们合作,我设计的衣服也很受欢迎。
在前期我并不计较回报。刚开始第一年,我觉得这一年我对服装生意什么都不懂,我当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用亏就行了,这一年如果能持平,我觉得我可以积累一些经验、可以学习到一些东西已经够了,所以我并没有给自己定下太大的目标。带着这样轻松的心情,我就可以把我的创意、我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我跟顾客的良好的关系……这些所有的天分都发挥出来,所以在头五年,我的生意都节节上升,做得非常好。
第一年我不抱着希望我竟然赚到了十五万,我很开心,我觉得我赚到了,我不单止积累了经验、学习了怎么样做生意,我还有钱赚,我很满足。第二年带着这样的热情我又赚了一百多万,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我那时候很有满足感,我以前做老师可能一个月就三四千块,我想都没有想到我可以赚一百多万一年。第三年是“非典”开始那一年,“非典”的时候很多企业都关门了、都倒闭了,然而我们在非典的时候,竟然赚了二百多万!
我很感恩也很庆幸。到了第五年是我人生赚钱的最高峰,赚了五百多万。在那个时候我的目标开始越定越大了,我每年都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到第五年我就给自己定了下一年我要赚一千万。
当我越来越把注意力专注在钱的数目上,把目标都只定在赚多少钱上,我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了,越来越不能享受在工作上的乐趣。我已经忽略了在这工作中发挥了我的创意的快乐。每天我只是带着压力去工作,到最后,这种压力实在没办法承受了,我对这份工作非常的厌倦,我觉得我没办法承受下去了,像之前所说的,看到服装我就想吐,到后来我就远远逃离了这个行业,几年过后才重新回来。

在读《对财富说是》这本书上我发现了很多我自己的问题,也看清楚了问题的所在,这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奥南朵老师在这本书上说,“当你把目标专注在赚钱的时候,你就看不到其他人,你的同事、你的合伙人都成了你赚钱的工具。”
确实是这样的,想当年,当我把目标只专注在要增加多少利润、我要赚到多少钱的时候,所有的人我都看不见了,我看不见他们为我的付出,我没有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感谢,也没有看到他们在工作上所发挥出来的能力,没有对此表示欣赏,当他们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我没有留意,他们也不会跟你说,因为在他们眼里,你的眼睛只有向着钱,向着目标,所以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跟你说……
那这样的话,这间公司就没有凝聚力、没有人情味了。我的员工不能在这间公司里获得一些成就感、一些被欣赏被尊重的感觉,或者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没有被老板看见,他们就陆陆续续离开我们的公司。有部分员工跟着我几年甚至十几年,到最后他们都走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竟然对他们没有多大的印象,想想这也是非常可怕的,一个跟了你十几年为你付出的员工,特别是那些设计助理,我们一起工作了那么多年,到最后他们离开了,现在回想起来我对他们居然没有什么印象,我们之间也没有什么连接!
也有一些留下来的,有些从十六岁跟到现在已经有十八年了。后来我才明白,大家都公认我这个人的人品,他们觉得我很善良,不会做伤害别人的事情,所以他们信任我愿意跟着我,这么多年来他们都一直跟着我。可惜因为曾经我把目标专注在钱上、专注在怎么样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而忽略了身边的人,无意识中把他们都当成赚钱工具了,公司经营才慢慢走下坡——人真的需要学习才能成长起来啊!
奥南朵老师在书中说,当一个老板说“我应该为事业投入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我觉得自己应该掌控一切。”这表明他并不信任自己的员工或者合伙人。
我曾经还以为我的公司经营不好、我的生意走下坡、员工越来越少,是不是因为我没有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公司上。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离开公司去学习心理学,有五六年的时间。我一直在自责,是不是我没有付出,所以没有回报。但在读《对财富说是》这本书上我看到了更深的问题所在。
奥南朵老师说,人们其实很喜欢负责任的感觉。通常你给别人责任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受到尊重,并且骄傲,他们就会做得更多,成功的老板并不一定要事事亲为。比尔盖茨每年都有很多休假,但微软依然是世界上利润非常好的公司。当老板不在的时候,公司里其他的人可以负起责任。
公司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一些事情,他们很擅长也有一些事情他们不擅长。你如果作为老板能花点时间去看看他们的特质,去发现他们每个人的不同的专长,在他们专长的方面给他们多一些责任,他们工作的时候感觉就会更好。
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一直在抱怨说自己干得太多太累,那有可能是因为这个老板给这位员工的任务不是他所擅长的,他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累。
所以一个老板经营一个企业,不是你一定要事事亲为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泡在公司里,重点是要看见每一个人的付出,要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感恩,为他们的才能表示欣赏,尊重他们,看到他们的需求。同时看见他们每个人的特长给机会他们发挥。但是如果赚钱是我们唯一的目标的话,我们就没办法看到他们。

有人希望通过赚到很多钱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别人的尊重、别人的重视、别人的爱。
奥南朵老师在书中说,如果你平时没有让自己获得这些感觉,即使你赚到钱,钱也没办法满足你这些感觉。
如果把钱当成主要目标,我们需要去检查,在这之下的无意识态度是什么。有的人希望借助钱来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棒,或者借助钱来获得自己的权力、荣誉等等。
当我读到这里,我在想当年我为什么要定下一年要要赚一千万的目标,要赚这么多钱,我目的是为了什么?这底下的潜意识是什么?我看到,当我把目标定得一个比一个大的时候,我看到我内在有一个“我不够好,我还不完美,我要变得更完美才值得被爱”的声音。
当我赚到五百万,我就想,“这不够,还有人比我赚得更多,他们赚了一千万,我要向他们看齐!”———永远都觉得自己不够好!我想继续这样追下去,我会累死的。因为赚到一千万,我还会看到比我更厉害、更优秀的人,他们一年赚了一个亿呢,我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如果我不断地这样鞭策自己走下去的话,直到死的那一天我也没办法满足。除非我自己觉得“我很棒,我很有价值,我不需要变得完美别人都会爱我”,这个追逐才会停止,我才能真正能停下来好好享受金钱。
我们在生活中缺少的价值感、满足感、被尊重的感觉,需要我们现在就为自己而做,而不是等到我们达到了目标,我们就可以拥有这些内在的价值感。即使等我们拥有很多钱,我们还是没办法得到这些满足感的。所以你现在缺什么,从现在开始就为自己去做。
赚钱不是一种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我生活中所欠缺的东西就拼命去追钱,让钱来填补这些东西。赚钱是一种结果,当你把自己的热情、自己的天赋、才能用到你的事业上,从纯粹的快乐和热情出发,或者立志于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钱才会主动向你靠近。
现在我邀请大家来做一个作业:
拿出你的笔和纸,写下你现在要完成的一个目标,你的五年目标是什么?你要如何达成你的目标?把达成你的目标的步骤,一步一步写下来。如果你很难看到每一步要怎么走的时候,可能是你的无意识有一部分是不相信你会达成目标的,你只需要看到这一点。
成功的人士并不会过多聚焦在目标上,他们会把更多的能量聚焦在每一个步骤上,知道怎样才会达成目标,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当你把目标和步骤都写下来,你就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当你已经达成那个目标,这对你意味着什么?你在人生当中实现了什么?当你达成目标了,你会怎样过自己的人生?现在如果你已经达成这个目标,而不是五年后 ,你诚实地去感受一下,这个目标有没有带给你足够的满足感?还是少了些什么?
接着在本子上写下来:当我实现了目标,它带给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但是没办法带给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还是缺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记:这些感觉正是你生活中缺少的,也是你现在就要为自己去做的。找到它,否则你永远没有办法停下来,你会在无意识中一直追寻。如果你从现在的人生中得不到这些满足感,无论你赚了多少钱都无法满足这感觉。
———奥南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