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杂谈
《北鸢》随笔

《北鸢》随笔

作者: eileen01 | 来源:发表于2017-07-01 23:28 被阅读30次

七月的第一天,去车站送别友人后回到家中,百般聊赖,将此本书剩余的部分一口气看完了,算是又看完了一本,有种莫名的快意。读完了想写点啥,像上学那会儿写点总结,观后感之类的,但脑袋里除了只记得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几个人物名称外其他的都不记得了。词拙,竟一时不知如何总结,胡乱写些罢。
小说叙述的是在民国的多元背景下,几个大户人家的兴衰故事。如序言里所说,作者在以平常的心态写出旧式家庭里老一代人们的腐朽生活,如纳妾,缠足,养戏子,勾心斗角等文化陋习,都是以常态的形式制约着人们的生活;在另一个场景里,新文化因子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这些旧家庭中,影响着下一代年轻人。冯仁桢姐姐冯仁钰秘密参与抗日活动最终牺牲,卢文笙走出家庭偷偷奔赴战场,仁桢从不自觉的参加抗日活动,到亲身投入学生运动。还有,范逸美,吴思阅,阿凤等等从事的是地下党抗日工作。。
小说里有很多处读到时就不自然地联想到如今社会的一些陋习,比如“和田”那章,开篇就写如今人们眼中的 名伶言秋凰形象,"名伶言秋凰做了鬼子军官的姘头,这在襄城仍是一桩大新闻。人们惊异,然后唾弃,狠狠地说,前几年誓死不为鬼子唱戏,想学梅博士,终究是守不住。...一个戏子,唱够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没看清贰臣的下场,戏子终究是戏子,一个下九流,你能指望她怎么着.先前只道是名族大义,说到底事关风月。人们隐晦的笑。笑过了之后,男人们便都有些激愤,他们愤愤地骂一句"汉奸",很不解气,只觉其中铿铿锵锵,全是快意恩仇。"满世界的唾弃和鄙视,全是一副正义凛然。
人言可畏,人们总喜欢对他们眼睛看到的事物嚼舌根子,饭后谈论起来还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愤。想一想,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儿又何曾断过?
男女主角两条线交错展开,最终交织在一起。可故事完而未完,而哪一个时代的故事又有必定的结局呢?

相关文章

  • 《北鸢》随笔

    七月的第一天,去车站送别友人后回到家中,百般聊赖,将此本书剩余的部分一口气看完了,算是又看完了一本,有种莫名的快意...

  • 鸢北

    顾雨周: 鸢北 墨绿色的天压了层云 狂风乍起吹起漫天花落 漂白的纸张在风中摇曳 陈旧的背包独立而行 如鲸向...

  • 北鸢

    ——这就是大时代,总有一方可容纳华美而落拓的破碎。 书中描写的怜人,甚是凄美。梨园戏子在国仇面前不卑不亢,倒想听听...

  • 北鸢

    《北鸢》作者葛亮,出版于2016年10月。 距离看这本书,大约过去了半年,我记得刚看完的时候,内心是激动的,觉得好...

  • 北鸢

    如果书里面描述的是,真的日本人对慰安妇的残忍超乎我的想象,对女性下体的蹂躏,吃从孕妇肚子里剖出来的胎儿,战争给人类...

  • 北鸢

    你说, 你要送我一本书 于是, 从你说的那天起 我便开始期待 从日出到日落 从黎...

  • 北鸢

    以前很讨厌那种带古风的文笔,觉得特别矫情,特别做作,通常相应内容言之无物,无病呻吟。 前室友,一个热衷于汉服的女孩...

  • 《北鸢》

    作者长了张偶像派的脸,文字也不含糊。这么年轻就有如此格局,难道不值得期待? 无论是刻意为之的戏剧效果,还是故事情节...

  • «北鸢»

    北方一般称风筝为鸢,南方称鹞子,也就是老鹰,最早的风筝是老鹰的形状,几乎可以乱真,能把鸽子吓跑了。 人生一线,恰似...

  • 《北鸢》感悟

    1、莫以善小而不为。结善缘,种善果。家睦宽厚待人,昭如体谅下人,都是以善心待人,终结善果。 2、人生要有理想。文笙...

网友评论

  • f894ab0f0c03: 坚持输出内容,反过来促进输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量变引起质变,最后文章会越来越有练达通畅之感
  • 小胖红:故事不会有终点,循环往复,无穷尽也。观自在人心
    小胖红:@eileen01 你不是看完 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吗 试试写一写
    小胖红:@eileen01 慢慢写 ,我也是这样 就觉得没有东西 但是还是要练习 这是培养思考的能力;要不然读书就跟吃饭和看电视 一样 不会有任何改变了
    eileen01:每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读到一些精彩的部分会热血沸腾,感慨激昂,读完后就几乎没啥感觉了,只记得大致内容,写不出什么感触。。。:anguished:

本文标题:《北鸢》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bg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