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学习手帐课时,我的姿态是百米冲刺!
觉得知识点都已经学过,没有必要过于细致,过过就好,更要紧的是把可以马上见效的操作给运用出来,这样就能尽快看到效果。
所以没有按照课程要求去写课后收获,没有将课程学到的套用到自己的经历去印证,学得很表面,很肤浅。
其实写自省文的过程,就是剖析自己,发现问题,看到盲点的过程。
光是听课,道理是知道的,但是自己有没有犯课程提到的问题,有多大程度,具体在哪些面向有涉及,这个就非常重要。
因为只要看清自己,才能为改变提供基础。只是听课而不自我剖析,是无法将所学跟自身情况结合,更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就无从说起了。
其实在以往的修炼过程,我常常有犯用短跑的态度去跑长跑的错误。
前段时间,在健康方面,很想要马上得到突破。因此在能量方面很用力,一天用在基本功练习的时间往往超过三小时,生活工作等就被放在次要地位。
如此折腾几天后,就感觉一下子踩空了,发现自己对于练习没有之前的好感。有种完成任务的感觉,而且感觉很虚,脱离实际生活的样子。
因为找不到连上的感觉,所以练习过程味如嚼蜡,为了完成而完成。没有做够之前的量,就觉得没有做好,对自己就有批判。
而且把生活和工作都耽搁了,会有一种罪恶感,隐约还有担忧的感觉,担心这样下去,生活会失衡,会导致什么乱子出现。
把自己练得很喘,很心虚。。。。。。
用短跑的姿态去跑长跑,是因为觉得改变现状是刻不容缓的。这种迫不及待,急不可耐的感觉源点,导致了总是觉得不够快,不够好的匮乏心态。
所以,修炼就变成了赶任务。感觉源点是急躁的,过程姿态是迫不及待的,放任配套是必须要完成一定的量,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赶工”。三个面向都违反了吸引定律。
其实同频同质的事情在我身上发生了很多,比如觉得吃什么东西有益健康,就下意识吃很多,远远超过合适的量,吃到很辛苦,常常因为吃太多而肠胃不舒服。
有时候做事,就想要一次过把事情做到完美,可是做来做去发现离自己的标准差十万八千里,就抗拒就自扁,然后瘫痪,最后成了撒手掌柜。
要么就是因为过度聚焦细节,摊子越铺越大,以致于无限扩大涉及面,无法聚拢,然后因为过于发散变得没有焦点,搞到自己一团乱麻,无从下手而放弃。最后还是当了撒手大掌柜。
循序渐进,一步一脚印的修炼态度,是我未来需要下功夫修炼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走远路,让自己的境界提升,创造更好的实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