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吃喝的讲究
小小“螺蛳肉”味飘香

小小“螺蛳肉”味飘香

作者: 醉在江南 | 来源:发表于2017-02-24 16:46 被阅读0次

螺蛳生长在水塘和河边浅滩里, 公园的荷塘里也有,在垒砌塘埂的大石块上爬满了螺蛳。早晨去那里散步,看见有人提着小桶俯身在塘边摸螺蛳,时间不长,收获颇丰。

菜市场也有专卖螺蛳的,摊位上一个个盛满清水的大塑料盆里,浸着黑乎乎,蠢蠢欲动的螺蛳。卖螺蛳和卖黄鳝、龙虾一样,总是顾客盈门,生意特好。特别是做夜市小吃生意的常在这里定购,夏夜在露天小摊上吃香辣螺蛳喝啤酒,已然是夜生活的一大亮点。

春季是螺蛳最肥美的季节,江南有俗语:清明螺,赛只鹅。 清明,春暖花开,大地复苏,整个冬天都潜伏在泥土中的螺蛳纷纷爬出来晒太阳。此时螺肉肥美,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这时候在水塘摸盆螺蛳,回家用清水养两天,然后夹去尾端,放点葱姜辣椒煮熟,或者挑出螺肉和嫩韭菜一起清炒,肥嫩味美的螺蛳肉的确比鹅肉还鲜美。真是还未动嘴,闻其味也让人垂涎三尺。

生活中有许多事,随着时间流逝被渐渐淡忘,但童年摸螺蛳的往事却依然历历在目。家乡在长江岸边,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 星罗棋布地散落在这片丰盈的土地上,特别是野草离离的城郊,沟壑纵横,水洼连绵,都是螺蛳生长栖息的地方。

在母亲带领下,我们带上竹篮、畚箕,走过荒凉的古桥,向长满蒿草的深沟奔去。水不太深刚到膝盖,开始水还很清澈,不一会儿就被我们几个人趟浑了。用畚箕在水底挨着沟底向前推,比手摸快得多,一次可以捞上来一大捧,一竹篮要不了好大会儿就装满了,每次都要装好几篮螺蛳回家。

摸回来的螺蛳一部分放在清水里养二三天,让螺蛳吐掉体内的污泥浊水。其余的放在锅里煮,以便去除螺蛳壳。螺蛳煮在锅里,一股热腾腾的泥腥味扑面而来,很难闻。把煮好的螺蛳放进凉水里冷却,用缝衣针剔除螺盖,从螺蛳壳里挑出螺肉。俗话说:“三担螺蛳,四担壳。”母亲和我们忙活了半天,一竹篮子螺蛳挑了一盆子螺蛳肉,还剩满满一篮子螺蛳壳。

最喜欢吃母亲炒的香辣螺蛳肉,母亲把螺蛳肉在清水里用手揉搓,摘除肠杂,待洗清后将洗净的螺蛳肉放在清水里用一勺盐浸泡一下。清水冲洗沥干,用生姜、蒜子、辣椒糊,在滚热的油锅大火爆炒,再加点醋,不一会儿就鲜香四溢,辣味扑鼻。那年月没有黄酒、鸡精、味精,母亲也能把螺蛳肉炒得美味可口,尝过的人都会赞不绝口。

母亲除了炒过香辣味的螺蛳肉,还经常用新鲜的嫩韭菜来炒,挑大一点的螺蛳肉用刀切成片片,先在油锅里用大火翻炒,待闻到螺蛳肉的香味,再放进韭菜,翻炒几下即可出锅。这道菜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鲜嫩,螺蛳肉的肥嫩和韭菜的鲜香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满含童年回味的螺蛳肉,记忆深处摸螺蛳的往事,随着思绪,像一部旧影片又上映在心灵的幕布上。

相关文章

  • 小小“螺蛳肉”味飘香

    螺蛳生长在水塘和河边浅滩里, 公园的荷塘里也有,在垒砌塘埂的大石块上爬满了螺蛳。早晨去那里散步,看见有人提着小桶俯...

  • 儿时的年味|肉锅飘香

    炊烟袅袅,肉香飘飘。那时候阳光走得老慢,那时候老土灶上的大锅里四面冒着热气。两只脏呼呼的小黑爪扒上炉台,哈喇子流出...

  • 【 穷 开 荤 】

    饮食俗语。意指民间用螺蛳烹制的“下等”菜肴。民间谜语“小小瓶,小小盖,小小瓶中有荤菜”,指的就是用螺蛳烹制的...

  • 生活中的小确幸

    小时候,有种幸福就是不用熬夜挑螺蛳(就是把螺蛳煮熟,把螺蛳肉用针螺蛳肉挑出来。),要是能在白天挑完,就不用忍忍蚊子...

  • #儿时的美食记忆——外婆最爱的螺蛳

    离开家乡以后,才知道原来有很多人不会吃螺蛳,他们都用牙签挑肉吃。太可惜了,无法品尝螺蛳肉沾着汤的美味。 还...

  • 民以食为天

    小小农妇手中忙,和面切馅在厨房。 锅里溢出油花味,几碗馄饨味飘香 农家有妇爱诗章,笔墨弄完进厨房。 锅碗瓢盆一顿响...

  • 韭菜炒螺蛳肉

    小红给我的那一袋螺蛳大概有两斤多,当然不可能一顿吃完。 第一天,炒了一盘,剩下还有大半。 第二天,暂停。再好的菜也...

  • 钓青鱼的超级实用招式

    钓青鱼的超级实用招式 青鱼又名乌青、青鲜、黑头、黑鲩、螺蛳青等,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肉味鲜美、生长很快、对环境的适...

  • 年肉飘香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

  • 螺蛳

    谈正衡先生说:“韭菜炒螺蛳肉更是绝配,形似胶饴的螺蛳肉先以油和作料爆煸,再投春韭共炒……盛入青花瓷盘中,碧绿的韭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小“螺蛳肉”味飘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mw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