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时代
懂的很多却肤浅的可怕

懂的很多却肤浅的可怕

作者: 寡言君 | 来源:发表于2015-01-05 18:14 被阅读153次

       最近看到有人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懂得东西很广泛,却依旧没有很成功呢?”下面有一个回答戳到了我:“因为懂的很多,却肤浅的可怕”看到这个回答,让我开始进行反思,我觉得这似乎也是我现在的处境。看起来什么都懂,做起来却不一定做的好。

       我是一个对未知充满好奇的人,这一度让我自认为是一个优点,但是现在我必须辩证地来看待“好奇心”这个东西,对外在的世界充满好奇,并愿意去了解,这是好事,至少有行动,但是如果对很多东西都好奇,往往陷入一个精力过于分散的困境,本来研究一个事物的精力要分开来研究10个事物,那么结果就是对每一个事物的了解都止于表层,但是别人提起来你往往又能说出些东西,这样就容易让自己以为自己真的懂的很多,如果真的要具体详细地叙述或者进行实际操作,又会发现自己其实真没那么厉害。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被信息轰炸着,往往一开始想着要做的事,一上网就又迷失在信息的大海里,以前的我没事就喜欢刷微博,从这条微博转到那条微博,往往要浪费很多时间,但是收获的东西却很少,现在我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会把社交软件关闭,先把手上的工作做好,在刷微博时也只看几个重要的分组,这样可以提高刷微博的效率。看书也是如此,我是个挺喜欢看书的人,看的书也很杂,有时候也安慰自己,很多书不是看了就会有用,就像乔布斯学习字体设计也没想过以后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时候看书就真的只是局限于看,而没有思考,一本书说起来的确是看过,但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考,这样就又进入了懂得多却肤浅的困境,看到采铜在知乎说过读书分几个层次“看书的方法,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一层),还要琢磨文字背后的意蕴,那些弦外之音(二层),还要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要这样写(三层),还要去想想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框架和策略在组织这本书,以及在各种细微处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四层),当然更重要的是,以上的这些分析对你自己的现实和精神世界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引导你、改变你……(五层)”,现在我依然喜欢读书,不过我尝试着思考并输出,我开始尝试着写书评写读书笔记,看完一本书如果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哪怕只是一点也不算白读了。

       现在我把“懂的很多,却肤浅的可怕”这句话贴在了电脑上,时时提醒自己要把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不要无谓地浪费时间。

       互联网的浪潮一浪接一浪,我们要努力学会踏浪,而不是被浪拍死在沙滩上。每天进步一点点,也就不辜负这时光。

相关文章

  • 懂的很多却肤浅的可怕

    最近看到有人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懂得东西很广泛,却依旧没有很成功呢?”下面有一个回答戳到了我:“因为懂...

  • 总以为懂很多,却发现自己是最肤浅的

    我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的快乐时光,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东西都是听家长的话,在大人眼里我是一个不用别人操心又乖巧听话...

  • 摒弃肤浅~~深度工作的准则四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深度工作的第四个准则:摒弃肤浅,实际上肤浅工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一直处于肤浅工作的状态,会导致...

  • 学习_二十二

    很多时候 我们懂一点就自以为是, 其实很肤浅。 这句话触目惊心。

  • 2018-04-10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懂一点的人。

  • 不愿读书,却卖弄肤浅的才华

    浮躁的我 提醒自己 先读书,打牢基础 不要把过多时间花在卖弄上面了

  • 何为家和万事兴?

    懂的人很多,能够拥有这份福气人不多。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家人齐心,相互爱护,关心支持,...

  • 敞开心扉

    写了一段话,终究没敢发在朋友圈,朋友,,你们懂就好,很多事情,肤浅的文字无法形容,但还好,我们的意识都还在。

  • 懂很多道理,却仍然无法突破

    记得我以前高中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试卷或者习题,讲之前我不会,讲之后我全会,但是换一种提问方法,相同类型我还是不会,...

  • 懂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

    很多道理,我们都懂。 问问自己,那些道理,真的是你的么? 是的,我们明白很多道理。 这些道理是你自己总结的么? 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懂的很多却肤浅的可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mz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