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科学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
科学教育绝对不能单纯的指科学课。就单纯的说科学课都涵盖很多很多学科,可以和数学结合,可以和劳动、信息技术等,当然也包括很多校本课程去结合。就目前我校的科学教育现状来说,我认为还是不错的,一是我校科学课严格按照要求开足开齐;二是我校有三名专职科学教师,尽管离学历、科学教师素质要求还有些差距,但我校有专职科学教师还是值得肯定的;三是科学类活动比较丰富,这个科学类活动主要包括我校每学期的科技节“十个一”活动;四是我们的科学类社团,有科学社团、编程社团、创客社团、航模社团等12个,这些社团的开展为那些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
曾经有家长专门反映想进学校的科学社团。对于小学生而言,主要还是一个启蒙作用,如果从小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热爱科学种子,很难想象孩子保持这种热爱,孩子的将来一定会对科学有种特别的感觉。学校的科学社团,每次老师都会把学生现场作品拍照发到微信群,孩子们的作品可以说是非常精致。
在科学教育上各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大致相同。一是师资问题:按照《中小学科学教育指南》,每校至少有一名理工科背景的硕士生担任科学老师,这点还是比较难实现的,我校有名牌大学的硕士,但是文科的,换句话来说,理工科硕士教小学科学也有些大材小用。二是场地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资金问题:尽管说这个比较俗,但确实存在,因为场地就意味着资金,像学生人数多的学校可能面临的是科学实验室不够用,学生人数少的学校倒还是可以满足这点的,另外就是各种场地不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三是专项培训较少:目前国培、省培对科学教育方面的培训力度还不是太强。
我认为科学课进行跨学科学习更好,就像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个学科都要渗透立德树人一样,每个学科也可以多多渗透科学教育。比如数学课中的探究活动,劳动课中的动手,语文课中的科学人物学习等等。不要单纯的拿一个学科去要求那么多,当然也得注意学科的边界感,就像数学尽管可以跨学科学习科学,更不能背离了数学学科应该渗透给学生的基本的核心素养,也就是在完成本学科任务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渗透思政、科学等教育。另外问题的解决不能只想,还要多实践,因为“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我们应该多想一些方法去应对现在的问题,比如培训较少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研修去弥补这个短板,像智慧中小学中的暑假、寒假研修都涉及科学教育。
总之,科学教育,任重而道远,但最后一公里也在一线教师手中。
夹缝中生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