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听罗刚老师课程#
《知晓好歹》部分笔记
人为什么改变
1.痛苦与威胁(医生找你谈话,关系正在痛苦中)
2.希望(对未来的期待)
3.觉悟
划重点:
1.你要内心的舒服,还是世俗的幸福。
2.好与歹的标准来自“内心感受”,还是“观念”?(答案:“内心感受”)
3.知晓好歹的标准:你内心对于自己的付出与收获的打分,与社会大众打分的吻合度,高吗?
几种情况:
1.你对别人不够好,你以为已经很好了(普遍的人性)
2.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竟然认定为好
(小爱的故事)
*父母对我们的方式,就是我们内心里永远最舒服的方式。
*小时候的印记,产生了潜意识。
(注:没吃过糖,能知道甜吗?)
*小爱在离开父母以后,仍然在找寻充满权威的“调教者”,“主导者”....
*你找寻、寻觅、框定、深爱、奉献的那个人,是逃不脱的一种命中注定。
*拷问自己:身体/心灵/情感上,被满足了哪一点?舒服在哪里?
这伟大的、剧烈的、也许写在所有古往今来辉煌巨著里的“爱”,是残缺的爱,
其最大的遗憾:
不被社会大众认可,不与社会大众价值观契合;骗得了所有人唯独骗不了自己。
*你要的东西是毒品,而你也许是上瘾者,怎么解决,如何摆脱?唯有修行。
*内心舒服是我们需要的最大的好,而世俗生活幸福似乎不那么重要,我们要改变。
*我们对熟悉的感觉太过偏爱。
*问问自己,你现在要的,五年后你还会要吗?
*改变微小的生活习惯有多难,何况改变冰山下的潜意识,那些自动化运行的东西。
===
未完待续

听后感:
人们,会留在熟悉的感觉里面不想动,任何一种更大的变化都会让人觉得不习惯,不安全,不稳定,和充满了危险。于是人会趴着不动。
人为什么改变,当那个威胁暂时看起来不那么大,当那个希望看起来不让自己觉得相信,还改变吗?
当维持现状成为一种舒服的时候,当 “不太好”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还改变吗?
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是我们感觉到熟悉和舒服的方式,这是一生的印记。
改不改,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