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工号上发了一篇文章,大家看到我们在居家隔离期,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样子,表示很欣赏,有的也很羡慕。
这让我感到有些难受。因为明天结婚一周后,老公将回到单位去加班儿,甚至住到单位不回来。
这一辈子,这一周的美好将不复存在。
当然老公不在之后,婆婆每天会早晨来,下午走,但是那种快乐好像就没有了。
我不会心甘情愿的去好,去时间放下自己的工作和事情不干,为家里人想办法做菜。
老公陪着老二,我只有还觉得我们两个中有一个人在陪孩子,没有那么多的愧疚感,可是如果婆婆陪着孩子,我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妈妈的责任。
尽管婆婆非常非常好,可是婆媳相处总是不如夫妻相处那么自然自在。
另外如果老公在的话,从早到晚24小时他都可以照顾孩子,可是如果婆婆来,她只能白天呆大半天,剩下的时间还是得我来照顾孩子,包括每天下午四五点之后到第二天早晨8点之前。
如果老公去住单位了,婆婆每天只是呆半天,我可能得花更多的时间要照顾家人。
……
似乎有一大堆的理由放在那里,可是就在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们人间觉察到这些都是我的念头而已。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接受现实。
看着所有的这些想法,看着自己心里的不舒服,恐惧和烦躁。和它们在一起。
今早看到一位朋友发的朋友圈,深有感触。
人有没有真正的自由?
自由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话题,每个人都渴望自由,如财富自由,工作自由,精神自由,言论自由等等。
我们渴望自由,但另外一方面,对自由的过度渴望,又何尝不是一种不自由?
作为受(东方曰道,西方曰神)造物,人是有限的。
所以,从根本上说,我们是不自由的。
可是庄子却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矣。
照我说,
主动即自由(从阳上讲)
放下即自由(从阴上讲)
自律即自由(从阴阳合一,即无极看)
一阴一阳之谓道,说到位了。
就好比自己觉得受困于家中,老公走了,又受困于他不在的环境,还受苦于完不成的工作,尤其很有难度的工作,觉得自己身心都不自由。
事实上,按照朋友的话来讲,主动即自由。如果我能够主动出击,把这些我觉得很难的工作一个一个处理掉。那么我就自由了。
另一方面,放下几自由,如果我能够放下自己头脑中的执念,放下,非要把这个中队会和线上的几节课上的完美无缺的执念和恐惧,无差别对待老公在与不在的情境,那么我也就自由了。
所以不在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在于活在那一天那一刻,在于自己的心态。
所以,
日日是好日,
时时是好时,
人人是好人,
事事是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