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出名和走红,各有各有各的玩法。上一期我们谈到了朱庆馀,小伙子娇滴滴、羞答答把自己写成才过门的老婆,借着问老公梳妆是否满意暗示张水部觉得自己的诗歌如何;卢藏更是另辟蹊径,不仅过了一把神仙隐,还被女皇请着做了一个左拾遗。
没钱有没钱的玩法,有钱有有钱的玩法。陈子昂借着繁华街道上的热闹,一掷千金,然后“醉翁之意不在酒”,“啪叽”一声,把一千两银子买的胡琴摔了一个粉碎。
这还得了,这可是白花花的一千两白银啊!本就热闹的街道上顿时更加集聚。陈子昂一看时机到了,拿出自己的诗词文章就是一顿愤世嫉俗。说来也巧,本来想着出出风头、搏个脸熟就行了,结果遇到了贵人,京兆司功王适也在当场接到了他的诗词文章,这不是老天开了眼了嘛!哈哈哈哈!
陈子昂的文学修养自然不必多说,王大人读完之后自然也少不了赞赏一番,只是这次的赞赏挺大,“这个小伙子以后肯定会成为一代文豪啊!”这下不得了,“陈子昂的文章很快在文人圈子里流行开来,加上他特立独行的举动”,一炮而红,第三次科举考试顺利通过。
要说这陈子昂,文学能力自然是不用多说,奈何名声不够,知名度低;在唐朝这样公布考生姓名的科举初创期自然得在文学能力的基础上粉饰一下自己,说句不太好听的话,要是知名度足够,谁愿意搞这出自导自演的“破财”戏啊。他依旧记得自己前两次科举考试名不上榜的样子,也记得自己从老家往长安奔赴考场的信心,那一首《度荆门望楚》依旧在心底深处时刻刺疼着自己倔强不屈的内心。
《度荆门望楚》
陈子昂
逍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者,谁知入楚来。
另辟蹊径的陈子昂终于如愿以偿,面对困局自己不屈不服,开拓思路,精心策划。这一次的成功让陈子昂也算是茅塞顿开,有本事还要有技巧,陈子昂不仅做了总结,以后的日子里还把这次经验总结再次进行实践。
“唐朝并非考上进士就能做官,还得等待吏部的考核,等待空余编制。”卢藏是这样,陈子昂也不例外,再强也强不过规章制度啊。没有办法那就创造办法,干等着也不行啊。老卢做神仙,陈子昂盯着朝廷。
“唐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唐高祖在东都洛阳病逝,朝中大臣围绕着皇帝应该在什么地方安葬”吵得不可开交。“陈子昂立刻进献《谏灵驾入京书》”阐述自己的对于此事的建议。
虽然女皇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但是觉得这小子文笔很好,值得培养。于是赶紧跟他见了一面,给了一个九品的官职。
用现在的话来讲,陈子昂这小子跟着热点走,流量嘎嘎响。虽然没有女皇赏给卢藏的官大,但是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官位。自然是感激万分。不过从此本就舍得甩开干的陈子昂更加肆无忌惮起来,论论事儿也就算了,后来开始批评女皇了,幸亏女皇没有时间搭理他,不然可能性命不保。
人家不搭理,自己的抱负总不能就此偃旗息鼓;朝中不行,那就去战场上杀伐痛快吧。“他主动请缨”,做了女皇侄子武攸宜的参谋。可惜自己的建言依旧不被接受,一个任性,还把自己弄成了军曹掌书记;一下子降了不知道多少级。
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靠着发表自己观点起家的陈子昂,最终败给了“自己的观点”。他越想越郁闷,自己以贤臣为榜样,为什么贤臣就这么难做啊!一首让他诗歌界留名的神作在心中酝酿,在脑海中翻腾。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一出,他也便放下了心中的抱负,于是就辞官回了家中。
本就不缺钱的陈子昂真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而进入官场的那群人,可惜单有抱负还不足以在官海沉浮。面对纷杂的乱世,纯粹的陈子昂终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回到家中的陈子昂被人加害,在狱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首《登幽州台歌》是他的总结、独白,更是他写给自己的悼词和墓志铭!
陈子昂,一个侠客在官场中舞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