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茶叶专家,但是我也不信什么外面的茶叶专家。
最近读了很多茶叶相关的文化,加工以及历史方面的书。感慨一句:天下书本抄呀抄,抄来抄去是一家。水平高一点的抄的可以抄道古人,水平低一点的直接东拼西凑。
经常出去开会,茶叶的会议基本就是那个模式:地方政府搭台(买单);专家学者讲经;业界红人吸粉;企业厂商凑分;观众缴费看美女表演,喝口水茶,听各路神仙大忽悠。
不靠谱!完全地不靠谱。但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愿意去做呢?
因为太好复制了。中国做生意的人已经算是最精明的人了,精明不是聪明,精明是善于借鉴;中国的地方政府也是很善于借鉴,今年这边搞了个过几茶叶节,那边明年山里搞一个茶叶博览会。其实大部分的效益比是极低极低的。有些大专家尽管在台上卖力背书,但是买茶叶的不太信,卖茶叶的更是不信。
有一段时间,出去还碰到了几个称自己是某某大师的关门弟子的茶叶大师。我还是非常有风度地请教一二,请教的结果就是:街边摆摊的敢说自己练摊的玩意是纯正的元莲花生大师佛像,而那些懂一点茶叶的人唯唯诺诺偏偏称入门尚浅。
我是不信什么山头茶,大师茶,年份茶 .........等等各路招式。
其实就是个买卖,你说这个是狗屎,是宋朝徽宗皇帝养的狗拉的屎做出来的千年狗屎茶,肯定有人买啊,稀有啊!商品就是个交易,稀有性决定了它的供求比;在稀有性的基础上,满满地通过各路大神地描上各种颜色:健康啊,养胃啊,提神啊,刮油啊,兰花香啊(我承认是有兰花香),以及一些虚的实的,把价格炒上去,让人接盘,这才是诡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