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论语大讲堂成语大观
论语成语故事10:三十而立

论语成语故事10:三十而立

作者: 一竹居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05:59 被阅读40次


一竹居,两味茶,三不五时来论语…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

【成语故事】


孔子30岁时,齐景公访问鲁国。景公问孔子:“秦穆公国小地偏,他是如何称霸的?”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大;地方虽偏,却走正道。用5张黑羊皮,从楚国换回囚徒百里奚,并让他担任要职。以此推之,穆公称王都行,何况称霸?”景公大为赞赏。

鲁定公十年,孔子51岁。齐鲁在夹谷会盟,他担任相礼。犁弥向齐景公献策:武力绑架定公,以达预期目的。孔子识破对方阴谋,使国君不卑不亢地完成盟会。一时间,他成为鲁国大英雄。后来,游走于卫、陈、蔡诸国,抑郁不得志。

鲁哀公十一年,孔子60多岁。在学生冉有的运作下,孔子被迎请回国。余生,他整理诗书,讲授诗书。

【成语释义】


三十而立:三十岁便能够自立于社会。指人开始走向成熟。

而立之年:而立,代称三十岁。指人到三十岁、有所成就的年龄。

不惑之年:惑,迷惑。指到了四十岁。

知命之年:命,天命。旧时用“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耳顺之年:六十岁的代称。

【成语出处】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为政2·4》)

【论语释义】


①有:通假为“又”。

②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能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祝你日日高升

相关文章

  • 论语成语故事10: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 【成语故事】 孔子30岁时,齐景公访问鲁国。景公问孔子:“秦穆公...

  • 30岁该怎么活?

    中国有句古话“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是一个汉语成语,来源于《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日更挑战之谈“创业”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三十而立的思想已在...

  • 人过三十,该如何取悦自己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 孔子的学习简历(二)

    《论语》学习之20402 【思考之三】“三十而立”立什么? 孔子的人生第二个阶段,“三十而立”。什么是“立”?所学...

  •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出于《论语·为政》,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 “男过五十五,莫管二人物”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30岁了,你是否还在迷茫

    “三十而立”语出《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三十而立

    《论语·为政》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说三十而立,到现在自己也到了而立之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成语故事10:三十而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om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