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杀人回忆|群体对个人的“谋杀”

杀人回忆|群体对个人的“谋杀”

作者: 晓不言月不语 | 来源:发表于2016-07-10 15:02 被阅读39次

杀人回忆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片,到最后,其实谁是杀手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每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是怎样“帮助”凶手完成一次次的谋杀。请允许我用“帮助”来形容这些人和事,这个词有些偏激,只是我总觉得前一次悲剧发生时的袖手旁观或者消极应对,其实都是下一次悲剧的帮凶。

说是对一起连环杀人案的回忆,不如说是对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整个群体的回忆。每一个人在这个案件中都扮演着“帮凶”的角色。警察一开始的敷衍的态度、欠妥的能力和以及在断案过程中的种种不理智,围观群众如提着脖颈的鸭子般围观、肆意践踏现场,部队忙于政治斗争对生命的不当回事,杀人回忆就这样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一切是怎么把一个案子推向无解,让一条条生命成为档案。

看杀人回忆,就是在经历一场无力的漂流。一条条线索在身边飘过,最后消失无踪,每一次都觉得可以找到凶手,却因为种种原因,让他最终消失于人群中。那个社会的扭曲,来自于每一个的无力。而无力感最极致的体现就在那群警察身上。他们在犯罪现场的嘶吼没有人听,看着证据被毁灭。他们无法从案件中找到真相,只有通过暴力让疑犯招供,也许他们明知道疑犯不是凶手,又或者他们真的认为疑犯就是凶手,后者远比前者更悲凉。他们知道案件发生的时间,却永远无法阻止下一个生命的逝去,他们看着命案一件件发生,一次比一次残忍,不论一开始是残暴也好、理智也罢,最终每一个人都走向了痛苦的绝望中。当最后曾经无比理智的苏成为了曾经的朴和曹,这是一个无奈的轮回。每一个人的无力最后让连环杀人案成为无解。

最终的结果该怨谁?怨那几个“用脚破案”的警察,找不到证据就编造证据,放在眼前的人证视而不见,只想着早点结束一切,无所谓真凶是谁。但是苏警官,从一开始认真寻求真相,细致入微为每一个疑犯摆脱嫌疑,最后不也沦为了他曾鄙视的人。是怎样的社会,让朴和曹这样无知的人成为了警察,让苏这样的人也沦为了情绪的野兽。群体谋杀的不只是个人的生命,还有理智、希望、信任等等。

相关文章

  • 杀人回忆|群体对个人的“谋杀”

    杀人回忆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片,到最后,其实谁是杀手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每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是...

  • 谋杀人格

    今天读到了“谋杀人格”这个词,让我不禁想到了冷暴力、精神折磨。 曾经的珍而重之,如今的放大所有缺点,对所有优点的视...

  • 谋杀回忆

    我叫林飞,退役特种兵,6年前我退役了,退役后做了警察,直到两年前的一天,那是我的转折点,是我最痛苦的一天,我杀了人...

  • 谋杀回忆

    没由来的喜悲,像看见秋天的叶落, 眼泪在打转,想不起什么所谓。 熟悉的声音传来,是谁在替我悲哀。 呀,身后的芭蕉树...

  • 清水酒店谋杀案(四、杀人回忆)

    王一飞迅速回忆这几天发生的事,从许青青的出现,到圣诞派对的活动,确实有一些诡异而又难以解释的事情发生,这些事看似平...

  • 我相信

    时间 会谋杀人的容颜。 给人埋上一层长皱的面膜。 时间 也会谋杀热情。 把梦想流放到北极。 我相信, 最冷的时候,...

  • 关于群体(对个人的影响)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都是群居动物。 不可否认,我们只有在一个社会集体中才可以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家...

  • Contradiction

    论证:辛普森谋杀了尼克尔·布朗·辛普森。(评注:这个原理要求我们说他要么杀了要么没杀人。但如果他雇用了别人去谋杀她...

  • 《杀人回忆》

    确实佩服韩国的娱乐行业,敢拍我们不敢拍的,敢播我们不让播的 从来不喜欢看韩国的爱情电视剧,因为太乌托邦,但是不想错...

  • 杀人回忆

    我怀念我七岁之前的人生,甚至我会花一整天的时间去回想我七岁之前还有什么零碎的事是我没有记起的。哪怕是某一刻同桌递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杀人回忆|群体对个人的“谋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rd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