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情歌是《诗经》,其实在浙江温州泰顺一带,还有一种情歌堪称古老,传承千年,它们没有文字,只是靠一代代族人的口口相传,让这样一种浪漫的情怀,穿越古今,呈现在现代人的面前,这就是畲族民歌。

近日,KK直播大型非遗系列直播节目《匠人与匠心》来到温州泰顺司前镇左溪村,寻访一位叫蓝玉聪的老人,她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民歌的传承人。初见蓝玉聪,一身传统精致的民族服饰,带着象征凤凰的头冠,围裙上也绣着畲族的凤凰图腾,言语朴实、总是面带微笑。但她一旦唱起歌来,就像普通人聊天一样顺其自然,娓娓道来。她说,自己小时候学唱的山歌,到现在都不会忘记。
蓝玉聪介绍,畲族民歌已经有千年的历史,都是通过祖辈唱给后辈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可却可以流传下来长篇叙事的《高皇歌》,亦称《盘瓠王歌》,让后代们了解先人的起源和发展。畲族唱山歌的习惯逐渐流传,成为他们生活的对话的一部分。人们上山砍柴时要唱,春天插秧时要唱,收割稻谷时要唱,婚嫁迎亲时要唱……小小的山村,凡是有人的地方,总能听到畲族山歌在悠扬地飘荡。

现在传唱的畲族山歌都是老一辈留下来的,在左溪村还有一对老夫妻,是目前年纪最大的还会唱畲族山歌的老人,一位86岁、一位81岁。因为现代文化的冲击,很多畲族年轻一辈已经不会唱民歌了,甚至连畲族的语言已经不会说了。随着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几乎面临失传的畲族民歌又获得了一线生机。现在蓝玉聪然加入司前畲族镇左溪凤凰畲歌队担任老师,每周定期为民歌爱好者上课,经常带队去各个地方比赛、演出,让畲族民歌获得更广大听众的关注和喜爱。
KK直播倾力打造的非遗系列直播节目《匠人与匠人》,也同样致力于让更多观众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将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的传递给每个热爱他们的人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