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忙得团团转,不过在百忙之中还是很及时地看到了学生小瑾发来的消息:老师,我要结婚了,我想邀请您参加婚礼!
就这两句话,我都能感觉到她的喜悦。我想都没想,秒回:“一定去!”
结束了和她的聊天,我才看具体的日期,是17号,星期六。太好了,不用调课,不用匆匆忙忙,就悠闲地去参加这场等待已久的婚礼吧。
其实是回门礼。新郎是江西于都人。2021年夏天,我和女儿一起去江西旅游,玩得尽兴,发了几个朋友圈。小瑾看到了,给我发微信说:“老师,我也在江西呢。”她那是第一次去男友家。于是,我知道了她未来的婆家在江西红色老区。她邀请我也去玩一玩,我其实也很有心去井冈山看一看的,但是女儿安排的行程紧张,便没有去。
他们相识于大学校园,本科、硕士、博士,从中国到美丽国,一路相伴,感情基础是很坚实的。但是,他们走向婚姻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前年我在路上碰到她妈妈,说起她的婚事,她妈妈说快了快了,还说一定会告知我的。但是去年我在别的同学的婚礼上碰到她的时候,她告我他们分手了,她有点抑郁了。问她什么原因,她只说,男孩不想呆在北京,觉得压力太大了,想到二线城市去发展,并且已经去一个二线城市工作了。她呢,不想离开北京,一来是对北京已经比较熟悉,二来同学也多,而且离家近(这是我们这里的年轻人选择北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当时看她情绪不高,我也没有多问,心里还是觉得可惜。
山不转水转,男孩又回到北京工作,有情人终成眷属了,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新郎是个很帅的小伙儿,如果想硬挑一点缺点的话,那就是个子不够高,算不上玉树临风。小伙子的婚礼致辞很是一本正经,一口一个“小瑾同志”,刚开始因为他的南方口音,我没反应过来,等到听清楚的时候,觉得真是煞有介事地在搞笑啊。我身边坐着的小黄同学说:“不愧是红色根据地来的,有底蕴。”哈哈!
这两天结婚的人家很多,小瑾办婚礼的这家酒店有三家办喜事的。我进了大厅,伸着脖子找新郎新娘,结果看到小瑾妈妈笑眯眯地迎了上来。我说:“恭喜恭喜!”她把我拉到了小瑾爸爸跟前,问:“你看看谁来了?”小瑾爸爸愣了一下,便恍然大悟,说:“那我怎么能不认识呢,小瑾初中的班主任,她天天念叨着的。”小瑾妈妈说:“我就说怎么也不能忘了老师呀!”
寒暄着上了楼,便又看到了老熟人——我学生小黄和小田的妈——她俩是亲家。去年两个孩子结婚的时候,我当的证婚人。我说:“你们家这是一起出动?来了四口人助阵?”她俩哈哈笑,说:“我们家上了四份礼呢!”婚礼,不就是图个喜庆乐呵吗。
我要坐的是新娘亲友席,正在找座位,听到有人喊我。扭头一看,是老高啊,多才多艺的老高!我正要问他怎么也在这里,突然想起来了,他和小瑾的妈妈是姑表兄妹,早就告过我的。他神神秘秘地告我:“注意看大屏,有我作的诗!”大屏上,是两个孩子从相恋到在江西举行婚礼的照片,一张张切换过去,果然出现了一首藏头诗,是以小瑾的大名为首字,最后一句首字是“如”。我给老高翘起大拇指,太棒了!高手在民间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