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家的好感觉
不仅是设计师,我认为任何一个对家有期盼和渴望的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家的好感觉。
这种感觉你用金钱买不到,时间也很难换回。它是你忙碌一天后回到家的归属感。
而这种归属感根植于对家的付出与经营,根植于与家庭的每个人都注入了情感与依恋。
日积月累的岁月总有一些记忆的原点让你对家产生更密切的影响。
可能是具象的,也有可能是抽象的。
可能是进门处你挂了一幅从欧洲旅行带回来的油画,也有可能是客厅里你从土耳其淘来的一块地毯。
也有可能是你床头柜上摆着的与爱人在玉龙雪山前定格的那个瞬间的相片。
更有可能是摆在书房里一家四代同堂的那张珍贵的老照片。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独身一人外出打工,留下我们年幼的三兄妹与妈妈。
而我对家的感觉依赖于家里那口大水缸。
那口水缸是很普通的陶土罐,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随处可见。
大水缸主要用于存水,上面盖着一块方形的木板,就当作菜板用了,它被放在厨房入口,我们喝水、淘米洗菜做饭,都依赖那口大水缸。
每天傍晚妈妈都会雷打不动的挑着木桶去挑水,起初是离家大概一公里远的一口井,我们跟着妈妈一路玩耍,回到家看那桶里的水倒进那口大水缸里,我们盯着水缸里的气泡呵呵的笑。
妈妈随后开始准备晚饭,我在灶下生火,弟弟妹妹则在一旁写作业,等饭菜都准备好了,那口大水缸加菜板则摇身一变成为了我们的餐桌(餐桌只用来过年过节或者有客人来时使用),我们围着大水缸争先恐后的夹菜。
这口大水缸承载了我们一天的生活起居,我们也喝着那口大水缸的水一直到初中。
上高中后妈妈也开始外出打工,我开始在姑姑家借宿,喝水也不再依赖于那口大水缸了,我喝着城市供给的自来水,可是再也喝不出那种童年的味道。
试着找到承载你对家的情感的那件物品,一张桌子,一支笔,一张老照片,这些也许能让你想起曾经的那些画面。
高中某个生日的时候,朋友送了一只笔筒,白色的造型,配上很简单的足球玩偶,笔筒一只陪伴我度过了整个高中生涯。
童年时代没有自己的书桌,家里唯一的书桌放上了新买的彩电,写作业都是在椅子加一个板凳上完成的,后来盖了新房子,买了新书桌,于是我倍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书桌,后来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盏台灯,书桌和台灯,再加上朋友送给我的台灯,就幸福无比,这是后来我对家的感觉。
再后来结婚了,每天早起老婆给我倒上了清晨的第一杯水,她说这样排毒、清肠道,那个简单的玻璃杯就是我对家的好感觉。
你呢,找到家的好感觉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