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今日
文/左月
今天,如约去赤峰龙致逸景酒店参加当年学生、表弟张大成婚礼。我的任务是写礼单,与当年的学生王志永二表舅合作。
婚礼前后,见到了平时没有机会见到的众多亲戚老乡一一陈海峰大舅姥爷、朱宝成二舅、宋连大舅、张国良大舅、张庆余二舅、张庆广大舅、程万军大舅、张庆华大姨父、宋军三舅;张凤家二舅妈、皇姑屯老姨、老姨父,张杰老舅、老舅妈、张斌家五舅妈、张军大舅、张志二舅、二舅妈,张华老舅、张志家二舅妈,八姥姥家三姨、荆宝军三姨父、九姥姥家大姨、邹德学大姨父,十姥爷家大姨、姚俊祥大姨父,王志国大舅、小五丫(各亲各论)两口子,王志永二舅,王凤祥二舅的二儿子志富,赵明义大哥,杨喜珍大哥的老儿子志才、王海清大哥的儿子红子,立春、立忠、立军、志强各位表弟,还有表弟大利媳妇、表弟百顺媳妇(带着女儿)也去了;其他亲友,恕不一一列举,都是四舅包大客管接管送。
需要着重记上一笔的,有这样几个人几件事一一
第一次听张杰老舅说起当年的中考经历。他1978年以293分的总成绩同时被红旗中学和赤峰市农牧校录取(他中专没有选择教师和其他自己觉得不擅长的专业)。因为当时农牧校校址选在大板,学校还没建完,所以先到红旗中学报到,被编入甲班。班主任是唐玉琴老师。因为读中专花钱少,早就业,50多名同学中有20多人纷纷离开高中,去读中专。老舅因为家境困难,选择了先退学(唐老师当时曾极力劝阻)回家,上生产队干活。老乡们不知怎么回事,还以为老舅白念了一回书,下庄稼地了。直到79年暑假后,老舅才去大板读农牧校。老舅说,他的同学,后来有的读了本科。其实,凭老舅的聪明,如果在红旗中学坚持下去,考本科没有悬念。
老舅如数家珍,介绍了儿子鑫宇的求学工作情况。鑫宇圆了老舅的大学梦,凑巧,因为当时新红旗中学校长唐惠民是老舅当年红旗中学班主任唐玉琴的弟弟,对鑫宇格外照顾。2016年,鑫宇以630多分的高考成绩,进入华北电力大学,四年后又考上电力专业研究生。鑫宇遗传了老舅的基因,擅长组织管理,读大学研究生一直当班长,大二那年入了党,读研时遇到了心仪的女孩。
登记礼单时,见到张义大舅家的亚茹表妹。她是我参加工作时教的第一届学生,当时,我给他们代地理课。眼前的表妹已55岁了,还是那样年轻、有朝气,因为大舅大舅妈当年人牌子亮,都大眼睛、白白净净,特别有气质。四十年过去,我们都熬成了爷爷奶奶。
临近婚礼,我见到了姚凤林老舅。42年前,复读的我,曾经与老舅是文科班同学。当时,给我的印象,老舅人长得有点黑,个子不高,平时不苟言笑,做事稳稳当当、踏踏实实,低调朴实,从不扬风扎冒儿,论气质类型,与林国春同学是一类。高考是一道分水岭,他金榜题名,我名落孙山。哈中一别,从此天各一方。天赶人凑,他的姐姐嫁了我的四舅,我们由老同学变成了亲戚。但除了红白喜事,我们再没有见面机会。这次再见,我已于前年退休,而凤林老舅今年年底也要退休了。
张云三舅三舅妈去年10月6日搬到大连去了,闺女儿子都在那里生活,他们老两口年近70,腿脚不好,庄稼地的活儿也干不动了。
问宋军三舅:“我三舅妈身体什么样?”回答竟然是:“她?地下工作者了!”原来,两年前,一场疫情,三舅把个老伴没了。
老邻居王建臣腿脚不太灵便,看身体气色还不错,我们两人见了面格外亲切,手握手半天撒不开。他说,家里不养牛了,就种点地。
志学的女儿申琦去安中读书时,我那时已去公寓工作,因为工作性质,我连志学约老师们出去吃顿饭的忙都帮不上,那时,郭小林老师是申琦的班主任。
听老邻居说志学、志伟、志会他们都在赤峰,志学志伟在班车站附近买了房子。老同学说,志学还在煤矿上班,三个孩子,够累的。可不嘛。夫妻是缘,儿女是债。
听荆宝军三姨父说,新颖今年也要结婚了。又一桩喜事。
婚宴结束后,送别各位亲戚老乡,我才发现,酒店就在安定医院附近,新月桥近在咫尺,我可以步行去坐21路公交车,无须像来时那样9路倒2路,2路倒9路了。
跨新月桥,走锡伯河畔橡胶坝,重进水上公园,登假山,看高跷,赏秧歌,看冰雪大世界,再入玉龙书屋,重温旧梦,不胜今昔巨变之慨!
听张庆广大舅说,在老家,走到大街上,两个小时,看不到一个人影,从前500多口人的小北梁包,随着老人去世,壮年迁居,年轻人外出求学务工,热闹的人间烟火气有些冷落下来。
陈海峰舅姥爷、张军大舅、张友四舅,张庆广大舅,都步履蹒跚,跟十姥爷一样,不知是水土原因,还是干活太多,伤了筋骨。
愿故乡早日焕发青春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