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培训应该是几天以来最轻松的一天,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杜俊朋教授带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收获满满的上午,下午是来自四位优秀的获奖选手的分享。
走出来,才知道原有的知识体系需要更新换代;走出来,才知道你与真正的优秀之间的差距。上午被安排作为小组总结分享代表,于是上课竭尽全力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因之前听过其他老师也做过总结分享,确实感受到了来自高中和大学思政课老师总结与提炼的能力以及吸收表达能力超赞,接到任务时有些忐忑,和组长对话下来发现没有回旋余地也就只能选择完成,只是还是会有担心和恐惧。
从老师开始上课就一边听课一边紧张,一边说服自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过后也没谁认识谁,反正平常也没有和人搭话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是选择竭尽全力聚精会神了。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个案例,每句话自己的吸收与理解,边听边记录边总结。越接近课堂结束越感觉自己的腿在发软,手写字也不怎么利索了。每一次公共场合讲话我都要耗费好大的精力去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
好在自己也参加了不少比赛,再怎么紧张逻辑思维还没有受太大影响,上完课迅速把之前的内容过了一遍,上台时脑瓜子嗡嗡的,感觉拿话筒都拿不稳了,手里还有笔记,一边和自己的恐惧做着激烈的斗争,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紧张,一边尽量不漏掉关键词,关键句子,还要尽量不让自己的普通话跑偏得太厉害以至于老师听不懂我的总结汇报分享。
老师讲的沟通五步法确实值得实践与运用。第一步是情绪管理环节,呆若木鸡,静观其变举了关于A鸡+B鸡等于战斗机以及张老师与大太太二太太对话的故事,确实让人感受到了“让子弹再飞一会”的魅力所在,作为老师的我们确实需要有等的耐心与能力,同时也需要有对当下觉察的能力。这在之前的教学生涯中自己也不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遇见上课睡觉的学生简单直接的处理方式带来的是学生的更加叛逆,吃了一次亏,以后的处理方式就完全改变,先沟通了解清楚情况再做处理。其中“你不知道真相你就不要动”简单而富有哲理。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因由我们在引领学生成长过程中其实也在实现对自我的引领与成长,我们与学生之间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第二步在情结处理环节,从祁同伟的人生案例感受到的一句话就是“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结,而这些情结也会让我们去营造出不同的人生。一个撕纸游戏,同样的口令,得出很多种结果,是基于不同的情结所决定,我们总认为听进心里的都是对的。老师说:别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听到了什么。有时情结会影响我们只去听到自己想听的那部分,而失掉原本的真相。那如何才能见到真相,老师给到的方法是静心问道,所有的答案都在自己的心里,足够静才能看到沉在心底的结。其实,这个结在我看来就是潜意识的种子。每个人经历过什么我们并不能完全知道,而自己曾经经历过什么也不能完全放下,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终身学习,增长智慧,成为智慧型师长。
也就是这节课后,我没有再刷视频,也没有再刷朋友圈,需要有足够的觉察,当自己无意识地打开视频或朋友圈时迅速地关掉,静心,冥想,读书,写字,弹琴,这些都是平常在用的,圈子也越来越窄,能坐下来交流的越来越少,更多时候是享受一个人的孤独,比如昨晚一个人在沙滩上一坐就是2个小时,静静地听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与细滑的沙子来一场激情的玩耍。
第三步衡量与对方的关系,不论再亲密的关系,都是有边界的,这也是自己之前有写到过的不论面对什么心存一份敬畏,保持恰当的距离,才能让关系更健康长久。但是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沉迷于角色无法自拔,总觉得自己是家长,是老师,是领导,是好朋友,对方就一定得尊重我,就一定得听我的,对方的隐私也是自己应该知晓的,而完全不在意对方的感受。所有的关系,越简单越好。人心亦如此。
心灵感应以及细节的把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人听的能力,你是否听到心酸等等决定是否可以解决问题,哭代表着觉醒。这个部分最大的感触就是和问题学生的内心博弈过程中,心的感应最重要,没有到点不着急处理问题,多听学生说什么,而不是自己一味的说教,当感觉点到了的时候再处理,问题的解决其实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这些心得既是老师在实践总结而出,也是自己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实践所得,在我看来,老师的理论也是在印证自己实践的正确性。
许是自己已经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心得,所以听起来能顺利吸收到课堂想要传递的内容,总结概括起来也相对较容易,也不知道自己在台上分享了多少时间,因为紧张,完全没有顾及到形象以及时间的把控,但是还好,大家都听得很认真,结束了,老师不忘表扬了一句:讲得真好。也不管好不好了,回到座位已经记不得自己都讲了些什么。吃饭的时候,一位一起学习的老师在我身后开心的说:哇 老师,你今天分享得真好啊,感觉像是在听讲座……还有位老师说,这么好的课如果不是你这么好的总结分享都有点对不住老师。完全意料之外的惊喜,居然大家还很能接受自己的观点。
好吧,关于这个环节自己能自如发挥,也是源于平常的积累,就像下午梁老师的分享,娓娓道来,有宽度,有深度,有温度。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需要多读书多学习,忘记抖音,忘记视频,忘记朋友圈。尝试以后都不发也不刷朋友圈试试。潜心修炼,成为更好的自己。
昨天去了孙中山故居,其实应该好好写写,留到明天和港珠澳大桥一起吧。接下来准备再完成一篇导游词就睡觉觉。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