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子产[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释】
[1]子产:姓公孙,侨,字子产,是郑穆公的孙子,郑简公、郑定公的宰相,执政二十二年,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
宋·朱熹:“恭,谦逊也。敬,谨恪也。惠,爱利也。使民义,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之类。”
明·张居正:“子产备这四美于上下人己之间,是以能尊主庇民,而郑国赖之,岂非春秋之贤大夫欤!”
【译文】
孔子评论郑国贤相子产有四种行为符合君子之道:“自己的言行谨重;侍奉君主恭敬;对人民施以恩惠;使用人民合乎情义。
【解读】
子产是著名的政治家,郑国的贤宰相。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他执政期间,正是晋国和楚国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正处在这两个大国之间。子产既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郑国得到了尊敬和安全。他确实是中国古代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所以,孔子对子产的评价很高,认为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就应该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
这四种道德就是:严于律己;忠于君主;以恩惠教养人民;以道义役使百姓。四方面既包含了对人对己,又包含了对上对下,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和要求。圣人认为正因为子产做到了这四方面,郑国在当时才能自立于强国之间而兴盛起来;也正因为子产能够做到这四方面,才能够使他自己保持相位22年而得到人民的爱戴拥护,同僚的仰慕支持,国君的信任重用。
君子执政,社稷有福,君主有福,百姓也有福。君子从政把君子作风运用到政治上,那么国家就会繁荣昌盛,百姓就会安居乐业。所以,任何时代,想要国泰民安,都需要行君子之道的人执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