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读《论语》篇,至烛光吐红。感身体略有疲乏。此刻,暮色低沉,倦鸟归林,把身体舒展地放在紫藤躺椅上休憩一下,也让飘飞的思绪停滞下来,闭目养神。
早起时天气尘土飞扬,到了这个季节,春城何处不飞花。昨晚局部下雨,气温有些下降。洗漱后,荷包蛋两个,牛奶一杯,面包几片,简单的早餐结束。
手捧昨日未读完的《论语》接着续读,又做了一页笔记,也算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了。
窗外,日照中天,柳絮飘飞,眨眼就到了中午,饥肠辘辘响如鼓。净手后,腰中束扎一围裙,撸起胳膊,挽起袖子,一个箭步来到厨房,把鸡翅 冷水洗净,切葱为段,姜为丝,蒜为瓣,放在盘中待命听封,鸡翅在冷水的浸泡下已精神抖擞,从水中滤出后用切好的佐料搅拌均匀,再倒入料酒,酱油,加少许白酒腌制二十几分钟,这样,会使鸡肉表里如一,更加入味。热锅凉油,烧至七成热后,放入腌制好的鸡翅,顿时,油花四溅,呐喊声中,擂鼓助威,鸡翅在油锅中提枪上马,左冲右杀,如入无人之境,少顷,脸色由白里透红,变得焦黄正好,再倒入砂锅中,用炖好的鸡汤煨着,放入天然的野生白蘑,将火调小,温柔宽怀慢炖,堡上二十分钟后,鸡肉味道和蘑菇的清香已经促膝倾心交融在一起了。香气从砂锅的盖子缝隙里四溢开来,满屋芳香,撒入少许香菜点缀其中,显得生机勃勃。砂锅闪耀着瓷器特有的光泽,却包裹不住里面食材溢出的肉质的喷香和蘑菇青草的香气来,与佳肴同步的美味,自然是泰国纯正的香米饭了,米粒晶莹剔透,香气沁人心脾,口感极佳,一粒是一粒,谁都不挨着谁,单兵作战,各个昂首挺胸,突显着泰国香米的品质优良和桀骜不驯的个性。
不像国产的有些劣质大米,看着一粒粒紧紧拥抱亲如兄弟姐妹,一出手全是大兵团联合作战,团结如一家人似得,实则却貌似神离,口感那叫一个粗糙,偶尔进入食道前还顺路硌下后槽牙。
饭前一杯开胃的红酒是必不可少的。虚伪得很,用手指轻轻地捏着杯子,晃一晃,酒的甘醇弥漫,眯着眼,陶醉的神情,一副欠揍的样,心满意足地品一口,确也开胃。为此,多吃了些许的鸡肉和蘑菇。一午饭,虽然孤单影直显得少了些氛围,照样吃的沟满槽平,感觉颇好。
浓睡后冷水净面,又继续与孔子老师及颜回,子贡,子夏等同学交流。读至日暮时分,其间,思绪徘徊在字里行间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时而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过失,惭愧不已,时而又为远离“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又好行小慧”而沾沾自喜。做君子难,君子有九思,三戒,有三畏,三变,有四绝,直读的汗流浃背,还好,孔子老师安慰我说:君子难矣,做个良民也好。幸亏有他老人家这句话撑着垫底,否则,就归纳到小人的战斗序列了。
无论是九思也好,三戒也罢,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警醒作用,是在人生中追求的品德思想,为人处世的一种哲学行为准则,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不断地探索和反思,孜孜以求。记得清乾隆爷说过:读一日书有一日之收益,读一生书有一生之收益。
晚餐,鸡蛋炒饭,一盘清蒸羊舌切薄成片,一小碗调制的蘸料,配菜,黄瓜切条,外加尖椒,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晚,挑灯夜读《孟子》篇,左手捧书,右手若有所思地抚摸着下颔,恍惚之间有如关公夜读《春秋》般风韵儒雅,由于没有美髯飘洒在胸前,身后又没有周仓兄手执青龙偃月刀怒目而立,气势上也差得太远,好在书读的仔细了些,还读出了感悟。
亥时已到,月朗星稀,风声渐小,轻敲二更天了。窗外传来的谯楼鼓声忽慢忽快,心中的思绪时断时续,是鼓声传到了枕边,或者是我的耳朵来到了鼓声边呢?心乱了,夜却静了下来。倦意袭来,读了一天的书也真乏了。
江南人去路遥,信未通,愁已先行,怕见孤灯,月上西楼催睡早。
又一天。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总是没有虚度时光,甚慰朕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