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东方智慧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作者: 百工金服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10:34 被阅读0次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这三段话,可谓字字珠玉,凝聚了传统养生至道学问的精华。其中所述上古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几句话,抵得上一部丹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是内丹学修炼的真人境界。凡能“把握阴阳”者自然不难“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凡能“独立守神”者,自会“精神内守”、“积精全神”,凡能“呼吸精气”者,自然“真气从之”,以至道修炼法诀用于养生益寿,不难达到比真人稍差的上古之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考察《上古天真论》的养生学理论,约分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是颐养人体的形、血、精、气、神等生命要素,积极向自身生命系统引进负熵。例如其中“形与神俱”,“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淳德全道”,“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文字,本身就是至道修炼法诀,自然有更新体质之效。

      其二是消释心灵的不良印痕,屏除现代社会对身心的骚扰和诱惑。例如其中“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无恚嗔之心”,“去世离俗”,“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等文字,和《汉志》“无怵惕于胸中”之语相合,为养生要诀。

      其三是促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和宇宙的自然节律同步。例如其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法则天地,象似日月”等文字,体现了以道家术数学养生的基本思想。

      其四是调整自己的日常生活,使身心永葆中和状态。例如其中“不妄劳作”,“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等文字,皆得“中和”之理。道学之术,最贵中和,天下唯中和之气最能长久不败,人欲养生益寿,必以“中和”二字为要诀。养生至道的境界,就是中和的境界。

      所以说,养生无小事。真正的养生,乃是身心其养,性命双修,不但能解除生死大患,更能帮助现代处于迷茫困境中的人们获得现世的幸福。在滚滚红尘中能达到“逍遥”境界,唯真人能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cl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