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友不如己者

无友不如己者

作者: 利多多云商 | 来源:发表于2017-01-04 15:08 被阅读0次

我曾经跟朋友开过一句玩笑,我说我从不想看心灵鸡汤类的书籍,因为我研究透了心灵鸡汤类书籍的祖宗——《论语》。

作为一本对中国文化及思想有极其深远影响的著作,《论语》的伟大毋庸置疑。我读了后,对孔圣人的思想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我读到“无友不如己者”这一句时的惊愕。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孔圣人怎么会说这么势利的话?看了注解后,我才明白孔圣人是教导我们要向比我们优秀的人学习,要和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朋友。

无友不如己者,那么,是不是就该多友胜己者呢?

感性的美好总是容易被理性的数据所击,即使是圣人之言,也避免不了遭此宿命。你以为的朋友,其实有很多人并没有把你当朋友,特别是比你优秀的人。我并非异想天开地说此言论。

2016年3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者阿卜杜拉·阿尔玛图克和同事发表论文,宣布了一个令人心碎的研究结果:你心中认定是“朋友”的人,只有53%几率也把你当朋友。

研究者找了一群大学本科生,让他们按照5分制给其他人打分:0分等于“这人谁呀”,3分等于“算得上朋友”,5分等于“我最好的知己”。同时,这些本科生还要猜测自己刚刚打过分的这个人按照同样的5分制给自己会打几分。

在所有评分中,大于等于3分的案例有1353个。而在这1353个自认朋友的案例中,94%的人认为对方给自己打的分数也大于等于3,即我把他当朋友,他九成也把我当朋友吧。很不幸,数据讲述了另一个故事。研究者根据所有数据整理出一个友谊网络,其中只有53%的友谊是双向的,也就是双方给对方的分数都大于等于3。其他47%的友谊都只是一厢情愿。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错估友谊呢?研究表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人类有“情感防卫”本能,他没把我当朋友这种事,太伤害自我感情和自己内心认定的自我形象了。因此,对于“别人有没有把我当朋友”这件事,很多人的感知都会出现过于乐观的偏差。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家都习惯“往上交朋友”。人们都更乐于把更富有、更有魅力、更受欢迎的人当成自己的朋友,而那些“大家都想跟他做朋友”的人,则通常不愿意俯就,更倾向于精挑细选自己的朋友。这也造成了许多的“单向友谊”。

你以为你们已经要好到了可以发表情包互相调侃,却发现对方的朋友圈照片里永远没有你的出场。令人欣慰的是,这个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还有借口去相信更多的友谊。

相关文章

  • 辩论会(发言稿)

    辩题:无友不如己者 注释1:无友不如己者,指的是一句成语,意思是不跟自己(志向)不同的人交往。 注释2:无友不如己...

  • 辩论稿(正方)

    七一(正方) 七二(反方) 辩论题:无友不如己者,交不交。 我觉得应该交。因为“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不跟自己志向不...

  • 孔子: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无友不如己者”和“无宴不与”的人 ——《论语》日知录之一 和而不同 “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很容易使现代人困惑—...

  • 圣贤历艰险,豪杰出风尘

    《论语•学而》之二 1.8郭老师,请问"无友不如己者"正确吗? 无友不如己者此句没头没脑,不过有头有脑便...

  • 学而8

    无友不如己者,真就没朋友了吗? 1.8【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你真的懂了吗?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无友不如己者”,这是历来争议很多,甚...

  • 无友不如己者

    南先生解读“无友不如己”可是和我曾经所学全然不同。早先看到《论语》注解中,对”无友不如己者”的解读是:不要和...

  • 无友不如己者

    初与“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相识,感觉甚是亲切。它仿佛是孔夫子在告诫我说:“你要看得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谁都不如你...

  • 无友不如己者

    一个人玩跳格子 一个人框手绳 一个人去上学 一个人吃中饭 一个人熬夜做题 一个人看电影 无所谓孤单 人多嘈杂 反正...

  • 无友不如己者

    我曾经跟朋友开过一句玩笑,我说我从不想看心灵鸡汤类的书籍,因为我研究透了心灵鸡汤类书籍的祖宗——《论语》。 作为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友不如己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do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