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如梭,转眼间,已然踏入2019。
对于多数参与者来说,2018的区块链,是让人失望的一年。币价经历了N连斩不说,在2017年似乎无所不能,让人无限憧憬的区块链,到了2018几乎来了一个180大转折,变得啥都不能且令人失望透顶。
2018年年初还有人在质疑一些项目的白皮书:“不是什么都可以区块链化,不要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而年末的时候,不再有人在乎白皮书了,很多人信仰随着行情的暴跌而崩塌,惨淡离场,还有人开始“装死”,不再关心行业动态。
其实没必要这么悲观。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充满曲折的,虽然道阻且长,但区块链的前途是光明的。2018年对于区块链来说“退烧、去泡沫”的一年。在2019,区块链还是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事情的......
公链

无论怎么发展,整个区块链的技术源头和代表,都是公链。几乎所有的应用场景,也都基于公链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展的。
2017暴露出的公链性能问题,在2018有所缓解,但离我们的期待依旧有着不小的差距。2019,公链的创新与升级,依旧是区块链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9的公链技术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东西呢?
一、新的共识机制
目前来看,共识协议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实现安全性与高效性的平衡。
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大概有四种提高性能的思路,其中之一就是采用新型的共识协议:研究者们提出PoW机制的Thunderella算法、PoS机制的Algorand协议和Ouroboros算法、基于Sleepy Model的PoS共识、空间证明机制(Proof of Space)等新型算法。

二、 链上扩容
“分片”可能对于公链的扩容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然而这也是个复杂的方法。
若是把公链比作一条公路的话,分片就像是把原先一个车道的车分流到了多个车道,并行前进,这样能缓解路上的拥堵问题。
然而要实现分片是项复杂的工程,因为需要直接在路面上动工,阻力很大。
虽然以Zilliqa为代表的分片公链目前已经实现了交易分片的功能。
然而当前以以太坊为首的公链,几乎全部支持智能合约。要提升这些公链的性能,就要进行合约分片,或者说状态分片是分片技术下一个要攻克的难题,目前有多个项目都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看到这,你可能知道为什么以太坊升级与扩容一再延期了,实现分片的难度确实很大,同样,如果分片成功,区块链性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值得期待。
三、Layer2链下扩容
如果说分片是在路面上动作,分出多个车道的话,那么链下扩容技术,以状态通道与侧链为例,就像是挖地铁与建高架桥。
状态通道最出名的应用,便是比特币的闪电网络,这个网络的增长速度在2018年增长非常快。

而侧链技术,可以拿以太坊的Plasma作为代表,然而它在2018的进展不甚理想,2019或许值得期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太坊上的雷电网络(对标BTC的闪电网络)最近主网也上线了,雷电网络作为以太坊的一条侧链,想要和闪电网络做类似的事情,也许在Plasma彻底完成之前,会是对以太坊一个不错的补充。
还有几个链下的扩容项目,如Celer Network,Liquidity Network,Truebit等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发之中,相信2019,在链下扩容的领域,会是一场“百家争鸣”+技术走向成熟之年,值得期待!
稳定币

如果说2018年在区块链业内还有一个赢家的话,那便是稳定币。
根据研究报告显示,在2018年11月份,市面上已经有多达57种稳定币。把时间向回拨一年,被大家熟知的便只有USDT,或许小部分用户还知道MakerDao、BTS的BITUSD以及BITUSD的。
稳定币是一个相当“牛”的发明,因为即便是圈内最稳的比特币,其波动性也是大的让人咋舌,在一个波动性大的市场,人们对于一般等价物的期待,稳定是第一要务。就这样,波动小的稳定币,在2018年整体大熊市的背景下却呈现出井喷之势发展。
当前的稳定币主要分为三个流派:
1、法定资产抵押类稳定币:USDT,TrueUSD,GUSD,PAX等。
2、算法银行/铸币税类稳定币:Basecoin,Reserve,CarbonMoney,Kowala,Fragments等。
3、数字资产抵押类稳定币: Bitshare,MakerDAO,Alchemint,XPA,DUO等。
当前的稳定币,几乎所有的“法定资产抵押类稳定币”,都是由公司或是机构发行,比如USDT是由Tether和Bitfinex发行,GUSD是Gemini交易平台发行,PAX是由Paxos发行。
而“数字资产抵押类稳定币”,熟悉比特币的朋友,对其由于区块链资产的巨大波动导致爆仓的事情应该印象深刻。而真正的杀手级稳定币,应该是如下两个:
1、一个真正代表区块链去中心化精神的,“算法银行/铸币税类稳定币”。在这个领域,人们曾对领头羊Basecoin寄予厚望,然而最近的Basecoin清退事件,让这个领域蒙上了一层阴影。
2、由国家主权背书,政府或是中央银行发布的“法定数字货币”
这两大杀手,目前市场依旧在等待。
2019年还有一类值得引起注意的“类稳定币”,是依托于公链自身的稳定币,或者说,自带稳定币的公链。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不必担心在支付代币之后,接受方所获得的价值下降,这对于支撑大规模商用,有着极大的意义。
跨链

区块链要大规模铺开进行商用,甚至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跨链是无论如何绕不开的一个坎。
跨链领域,基本上只看两个项目的开发进度即可,Polkadot与Cosmos。
2018年10月末,Polkadot的创始人Gavin Wood,在Web3峰会上,用一台全新未拆封的Mac,花了15分钟开发出了一条链。
Gavin使用的技术叫做Substrate,一个搭建区块链的开发框架,有了这个框架,底层的P2P网络、POW/POS等共识算法之类的基础协议都不用操心了,拿来直接用即可,不满意还可以直接改、直接换。
无独有偶,Cosmos也在去年11月发布了SDK0.25,使用SDK来开发自己的链,可以做到和Substrate类似的效果。
两个项目主网上线的时间不出意外,都会是今年。换句话说,区块链行业,会从2018年的一键发币时代,进入2019之后的一键发链时代;从之前的各条链各自为政,占山为王,进入2019年之后,万链互联时代即将开启,很是值得期待。

对区块链或者币圈量化交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并转发。评论并回复:“策略”免费领取量化交易软件跟专业策略。
免责声明: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及交易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