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张想去报成人高考,但一直在犹豫。
这天,他说:我决定去了。
在旁边听他纠结了好几天的好友小周不懂,于是问:我劝了你那么多天,你都纹丝不动,是什么改变了你?
小张说:我看到了我未来的样子。
小张在做一份装修的工作,每天很辛苦,但是收入还算比较高。今天,工地上发生了一件事,有位工友在拉玻璃时,不小心砸下来,碰到了头,瞬间鲜血淋漓。小张当时惊到了,他事后对小周说:倒不是被血吓到了,而是想到,如果我只能做这个,那迟早有一天,这块玻璃也会掉在我头上。就刚才,其实那个玻璃离我可近了,我感觉得到。
小周叹气:这个场景我跟你说过很多遍呀,在工地,你很可能会遇到这类事情。以前也没见你有担心害怕啊。
小张:那不一样。你之前说,我总感觉是别人的事。
人在改变时,如果内心没有足够的动力,想法就只能停留在想法层面,没法开始。而如果只靠外力,别人讲,别人劝,也是很难有所变化的,因为自己不能感受到。只有亲身体验到了,才知道其力量。
02
经历了几个月的复习,小张要考试了,他准备了许多资料,也挑灯夜战了几回,但还是没有什么信心。
越离考试日,他越焦虑,什么都解决不了,整天窝在家里。这天,他终于彻底放弃了,他对来电话的小周说,我还是不去考试了吧。我放弃了。
小周不解:为什么呀?
小张说:要是考不上,多丢人呀。传出去别人不知道怎么说我呢。
小周劝他:你都走了99步了,还差这最后一步吗?干嘛不去呀。再说了,别人怎么说你,跟你有什么关系呀。只要你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啊。
小张装成木头,不想理这位好友。他也说不清楚心里是怎么想的,就觉得不想去。因为感觉一去了,就没有退路了。
如果不去,之后可以有一个借口说,自己只不过是没去而已。而如果去了,连这个借口都没有了,只能面对自己的无能。
想想看,让自己捅破自己这层遮羞布是人人都不愿意干的事情。
小周到他家,劝了许久,不管用,只得悻悻离开。
我们到底怕的是什么?可能是内心那个完美形象崩塌的自己。
03
小张本来因为考试就不太用心工作,再加上最近很丧,每天窝在家里刷小说,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原本以为还不错的高薪工作也丢了,几个月下来,简直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这下子,外面早已经是风言风语满天飞,有人说是他没有工作了,想不开了,也有人说他什么都没有,大约只能回家种地了。也有人说他是吸毒把身子吸烂了,这样的人,不值得同情。当初他来工作时,看着还不错的一个小伙子哟,怎么就成了这么一个人……
小张在一夜间,好像就变成了一个一无是处,在污泥里爬行的人。他愤怒,他迷茫,他狂躁,可是最后又沉默下来,在又颓废了许久后,他找到小周,帮他想办法,报第二季的考试。
小周惊奇:这次又是什么让你改变主意了?
因为这段时间的颓废情绪,他已经降到了人生最谷底,连里子面子都一起掉了,工作也没有了,外人的冷言冷语也快成灾了,还怕什么呢,他想,反正结果都这样了 ,已经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还能咋滴,最后搏一把吧。
小张觉得就算考不好,反正也就那样了。说不定自己拼一把,还有机会呢。
小周感叹:这应该就是谷底反弹的力量吧。
看到重新准备振作的小张,小周很兴奋,马不停地开始安排,还帮助他找到了之前丢弃的很多资料。
小张果然认真备考,准备了几个月后,他顺利通过了。让周围的人都惊奇了一把。还有人把他的故事写到文章里,做为励志的典范。
04
破窗效应,听起来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利用好了,说不定就能发生奇效。
道理我们都懂,可是我们就是做不到。装着若无其事解决不了问题时,不如放纵一把。
年轻的好处大约就是可以多折腾一下,只要不死,永远会有机会。
无论在什么时候,身边有一个好朋友,都是你隐性的不可多得的财产,记得珍惜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