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里说,“看见”,即疗愈。
你三岁的孩子玩具坏了,伤心至极,号啕大哭。你说:“哭什么哭?不就一个玩具坏了吗?多大点事儿?回头妈妈再给你买一个……”孩子更加伤心,因为你没有“看见”他的伤痛。
如果你换句话说:“宝贝儿玩具坏了啊……我看到你很伤心……妈妈小时候玩具坏了也会很伤心……你这样难过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孩子可能就不哭了。因为你“看见”了孩子的伤痛。
当学生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要和他争输赢。这时候的输赢一点也不重要,对方在谩骂的时候,他听不见你辩解的话,你怎么争都争不赢的,不如成熟一点……
成熟的标志,不是一味证明你是对的,对方是错的;而是即使在认为自己对的情况下,也要耐心地听听对方的心声。
作为教师,我们会努力“看见”学生。同时,多么希望,我们老师受委屈的时候,也能被学生“看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