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浇灭育人热血的潜规则
学期临了,学校开会后,问领导下学期人事安排。领导曰因为带班效果不明显和是新人的原因,不能上高三,还很礼节地告诉我不要有包袱,多成长。
想想自己多少个早上六点半就起来看班,多少次苦口婆心个别谈话,多少个夜晚认认真真修改学生的作文,如今得此结果。学生认为课堂太满堂灌,缺乏互动,收获不大,认为本人不宜继续跟班。领导觉得成绩一般,不足负重。
几个老师常年把关高三,几个老师常年高一高二轮换,甚至有的老师入职十多年从未带过高三。不上高三,怎么知道老师水平如何?难道高一高二几次考试,就把人给定死了?笑话。
领导在乎什么?成绩而已。为何?成绩就是政绩,就是进阶之石。
学生可以选老师。只要你因为什么事批评或处罚过他,或者是对他关注不够,搞不好就给你个不跟班的评价。如此甚好,发泄的彻底,还有复仇的快感。
2 会议、评比和文书工作
会议只会更多,不会减少。会议内容按照官方说法,十分重要,但每次开下来,不知讲的是什么,也不知道重要在哪里。
评比,只知道劳师动众,得提前准备很多东西,要穿正装。
文书工作,什么听课笔记、教案、工作手册、考核表、班主任材料之类的,期末是检查高峰,认真则费时,作用呢?不知道到底如何了。
3 未来
未来还是看空这份工作。
让人觉得幸福欣慰的学生太少,事情太少。反倒让人烦躁寒心的人和事越来越多。确实如连岳说的那般,一个教师,能不能影响学生,很大程度上看缘分。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本职和学生,就问心无愧了。一切随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