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随笔(六)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2-11-07 13:08 被阅读0次

      母国今日立冬,微信里多家公众号竞相图文报道,还有千百年精美诗词国粹解读。实际上农历节气里的立冬,并非真正就这一天进入了冬天,还需要有连续几天的高温、低温、平均气温佐证才是。但不管怎么样,立冬也都预示着离寒冷气候不远了。母国地处北半球这是常识,常识还告诉我们北半球的立冬,对应到南半球就应该是初夏。可澳洲这边建国历史较短,也没有博大精深天文地理文化积淀,所谓春、夏、秋、冬,就是按照公历一年12个月,每3个月为一个季做出刚性划分。也因此澳洲意义上的夏季,还得过上20多天直到12月1号才正式开始呢。

        地处亚热带温润季候的东北澳首府布里斯班,感觉春夏秋冬并不是特别明显,反倒是用四季如春形容比较贴切。不过布里斯班的四季如春,与母国昆明的四季如春,还是有不少区别的。这边傍着一望无际的西南太平洋海域;这里每年有300天以上、每天平均7.5个小时以上阳光明媚;这里空气滋润、少有焦躁的风使肌肤干裂……当然任何比较都存在认知上的情感偏颇,我的读者群里就有资深昆明人老金,在他眼里、笔下的四季如春,应该又是一番美妙的景象吧。

      不过连续三年的全球“拉尼娜现象”,却是一再颠覆我们过往的城市印象。就拿我对当下客居的这座首府城市的看法吧,变幻无常似乎成了常态,该热的时候突然来个大降温、不该下那么多雨的偏就天天下、本来稳定的布里斯班河水流量,猛的出现洪水泛滥,让居住两岸有着旖旎风光的人家,这几年吃尽了苦头。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离奇古怪,深沉次的原由咱们很难理清,但人类从大自然过多攫取、缺乏对大自然应有保护,应该是回避不了的其中主因。我们过去总以为地球之大,从她那里拿点、吃点、喝点不算个啥,可全地球的人都这么去想、这么去做,那危害可就不得了啦,最终结果必定伤及自身。这几年全球爆发持续不断的瘟疫、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有没有一种必然联系,算不算一种因果报应,更加应该引起全人类深刻反思。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库塔山街区随拍)

相关文章

  • 春夏随笔(六)

    母国今日立冬,微信里多家公众号竞相图文报道,还有千百年精美诗词国粹解读。实际上农历节气里的立冬,并非真正就...

  • 春夏随笔(一)

    抬头看窗外白云悠悠, 阳光恣意,又是一年春夏时节,耳边电风扇的声音,回荡着陈年的旧梦。可想回到那时的光阴,大概半是...

  • 春夏随笔(一)

    “春夏随笔”开篇之作,恰遇东北澳再次遭逢“拉尼娜”,高、低气温分别陡降10度,本来奔着初夏去的节奏,突的掉...

  • 春夏随笔(二)

    生活从不亏负有想法、有兴趣、愿意去实现的人,这些人也并非全是传说中的神人、强者,大多出自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人...

  • 春夏随笔(三)

    户外散步改到清晨,只因为日渐升温的夏季快到了,上午8点走在户外就感觉热辣冲顶。这一改生物钟凌晨4点刚过就醒...

  • 春夏随笔(四)

    又是周末,一家人自驾到阳光海岸。出行时间赶早,车不多、路不堵,有朝阳相伴,有景观跟随,无拘无束、海阔天高的感...

  • 春夏随笔(七)

    最近家里有点技术活,自己做不了或是做不好,只好请人做。请人做当然最好请能做、做得不错、收费还合理的,这样的...

  • 春夏随笔(八)

    身边的渐老者吧,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和素常不太一样的生理、心理变化,不明就里的人起初都会觉得“怪”、觉得有点不...

  • 春夏随笔(九)

    十拿九稳的前晚看红月亮,居然临到那个观赏钟点上,被一阵浓重的云层覆盖。初始还能见着微露的半月,后来只剩下一...

  • 春夏随笔(五)

    昨天去阳光海岸海湾、渔港逗留整天。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容易心生烦倦,换一个场景置换一下心情,确实具有调整情绪的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夏随笔(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vb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