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事.png
这是日更1000天计划的第七天
见
在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曾经出现眼镜蛇泛滥的情况。为了减少眼镜蛇的数量,保护居民的安全,殖民政府颁布悬赏令,鼓励人们去抓眼镜蛇,每抓到一只并打死,就可以领到一笔赏金。
这个政策初衷是好的,在政府人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消灭眼镜蛇,出钱鼓励大家一起出力。
但是,事实的结果是,眼镜蛇越来越多。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发现了商机,开始养起了眼镜蛇!于是,高额的赏金被一部分商业嗅觉敏锐的人都赚走了。
当殖民政府意识到这个政策失败以后,便取消了赏金,当养蛇人发现无利可图,还需要花钱养蛇的时候,他们就把眼镜蛇全部放掉了,最后的结果,眼镜蛇的数量比赏金政策出来前还多。
感
为什么原来一个看起来要解决问题的政策,结果造成了更多问题?
什么样的政策才是好的政策?
养蛇人在很多人看起来就是坏人,自己赚了钱,还制造出了更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你有先见之明,你有机会,这个钱你会去赚吗?
在大部分人眼里,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而养蛇人的行为还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所以在造成危害的初始,就被发现,并且及时阻止了。坏人的危害,还是有限的。
但是,很多时候,好人的危害,却是大部分人没能及时发现的,就像在制定赏金政策的时候,殖民政府官员肯定没有意识到,将来会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美好的愿望不一定能够带来美好的结果。
思
用薛兆丰老师的话说
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
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看看,为什么好心却办了坏事?
在我们身边,其实到处都是这样的例子。
你有没在晚上遇到过那些在街上卖水果、卖小零食的老头老太太?你可能觉得他们很可怜,于是你把所有的东西都买走,就为了让他们早点回家。
事实往往是,他们在第二天,会拿更多的东西来卖,因为他们觉得市场好,顾客有需求。
可能你觉得你有钱,再买回家,于是第三天他们就带更多的东西来卖!你的好心给他们制造了假象,最终的结果相信你也意识到了,你办了一件大坏事。
从社会层面来看,很多政策其实也并没有起到原来预期的效果:
政策要求男女同工同酬,结果造成了很多公司只招男的,女人更找不到工作,毕竟女人要生孩子休产假,很多时候精力比不上男人;
制定政策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结果很多动物越保越少,因为有钱人好面子,专吃稀有动物,即便味道不怎么样;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行
学好经济学,能帮我们更加清晰的看见顶层设计的漏洞,很多时候,在不违法的情况下,漏洞就是你的机会。
很多人可能很鄙视这种钻空子的行为。其实换个角度来想,你越早钻这个空子,是不是让这个问题越早暴露出来?
问题越早暴露,规则的设计者就能越早去改进规则,从而堵上这个漏洞。如果大家都做好人,漏洞的问题越来越大,最后,总会有坏人来补上最后一刀,整个规则体系,可能瞬间就崩溃了,补都来不及。
在现在的区块链领域,这个现象尤为突出,因为整个体系有通证激励,只要机制稍微有一点漏洞,那么,一群人就会蜂拥而上,尽情地“撸羊毛”~~
别恨这些羊毛党,他们其实在帮助你识别这个项目的优劣。很多项目,其实撸着撸着就被撸倒了。
如果我们不想眼睁睁地看着羊毛党在表演,那么,你就要去认真挑选几个你觉得能成的项目,去研究它们的通证设计,找到漏洞,然后钻进去,跟着项目方一起把这个漏洞补上。
这样,你既对整个项目做出了贡献,也为自己赢得了利益,何乐而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