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故事
西西今年9岁,上小学三年级,平时和妈妈特别亲。每天放学回到家,西西都要满心欢喜地扑到妈妈怀里,而对一旁绷着脸坐在那里看报纸的爸爸则不屑一顾,往往连招呼都不打。
西西的爸爸是一家大公司的主管, 每天工作很忙碌,早出晚归,有时因为加班整夜都不回家。所以西西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听着妈妈讲的故事进入梦乡的。而西西的爸爸呢,为人很严肃,整天板着脸,下班后回到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看报纸,很少与西西一起玩耍。
为此,西西经常向妈妈抱怨说:“妈妈, 爸爸是我的亲爸爸吗?如果是,为什么这么不喜欢我呢?”西西的妈妈笑了,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傻孩子,爸爸怎么不是你亲爸爸呢,只是他每天工作很忙,也不太爱说话。可是他心里一样喜欢你,只不过没有像妈妈这样主动说出来罢了。”
听了妈妈的解释,西西还是半信半疑。
有一次,西西看到同桌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文具盒,就打算求妈妈给他买个。可是不巧,那天妈妈有事出去了,爸爸在家。于是西西就对爸说:“爸,我想买个文具盒行吗?像我同桌的那样。”
爸爸严肃地向西西:“上个月你妈不是刚给你买了一个吗? 怎么还要?”
看着爸爸严厉的表情,西西不敢再吭声。
“不要看着别人有好东西就要买,这样不仅浪费钱,还会养成攀比的坏习惯。你那个文具盘没有坏、还能用,就不要再买了......西西的爸爸开始语重心长地教育孩子。
“你说这么多干吗!我早知道你不会给我买,你压根就不喜欢我,我早就看出来了......明天我让我妈妈买去!”西西不耐烦地大声打断了爸爸的话。
爸爸一下子愣住了。
晚上,等西西睡熟之后,爸爸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并不解地问妈妈:“儿子为什么一直认为我不爱他呢?可实际上我每天这么辛苦地赚钱,都是为了他啊!”
西西的妈妈叹了口气,对他说:“这 个问题前天我也和儿子交流过。他说,你从来不主动与他聊天,只有当他犯了大错时,才会注意到他。但是这种注意往往不是狠狠地批评一顿就是打几下......所以我觉得, 你以后有必要多抽出点时间和儿子在一块了......
听了妈妈的一番话,西西的爸爸不说话了。此刻,他心里也觉得,自己整天只知道工作赚钱,确实忽略了儿子的感受。
教子误区一:
有些做爸爸的,总认为管教孩子就是爱孩子,只要孩子按照自己的命令做事就行了,没必要花太多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并且作为父亲,不能像母亲那样絮絮叨叨地与孩子交流,否则就失去了做父亲的尊严。
教子误区二:
很多爸爸都认为,教育孩子是女人的事情,男人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挣钱养家。基于此,这些当爸爸的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妈妈,自己则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并且认为多赚钱,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也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
教子误区三:
孩子在向爸爸妈妈提要求的时候,特别是一些看似不合理的小要求,通常会遭到爸爸的严厉拒绝,而得到妈妈的接受。长期如此,会让孩子觉得爸爸难以亲近、冷漠甚至残酷,因而对父爱产生怀疑。
教子误区四:
有些爸爸,本身不善言辞,不懂得如何与孩子交流,再加上平时工作忙碌,因此更加忽视了陪孩子的重要性,使孩子不能直接地感受到父爱。
不良影响
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当孩子总是觉得爸爸不可亲近,甚至不爱自己时,孩子心里就难以直接感受到父爱的温暖,这样就会使孩子有意与爸爸疏远。当爸爸对孩子管教时,孩子心里就会想:你虽然是我爸爸,可是你一点都不爱我,你凭什么管我?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因此孩子容易滋生逆反心理,越管越不听话。这样长此以往无疑很不利于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导致孩子不能正确地定位自己的性别角色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其成长过程中,父亲都起着很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定位性别方面。比如男孩,如果长期缺乏父爱,就会向女性角色靠近;女孩若是长期缺乏父爱,则容易害怕与异性接触,甚至讨厌异性。这两种情形无疑都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和人际交往。
使孩子长大后缺乏责任感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很重要。如果孩子从小就不能直接感受到父爱,而过多地受到母亲的关心,那么长大后,孩子必然会缺乏责任心。 再加上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而做出极端的行为。比如有些孩子,因早恋而过早辍学、过度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等,这些都是因父爱缺失而造成的后果。
解决方案
方案一:教育孩子时多使用温柔的肢体动作
很多做爸爸的,在教育孩子时,总是板着脸、端着架子,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如此严厉的态度,难免会使孩子对爸爸产生畏惧心理,不能感受到父爱的温暖。对此,爸爸应放低身段,改呵斥为温柔的劝说,并多使用肢体动作来抚慰孩子。比如和孩子谈话时抚摸孩子的肩膀、拉着孩子的手等,这样才能使孩子感觉到爸爸的平易近人,感受到浓浓的父爱。
方案二:再忙,也要尽量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谁与他经常在一起玩, 谁就对他好。因此做爸爸的,不管平时工作有多忙,都要想办法抽出时间去陪孩子,并且通过某些特有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爱。比如,周末带孩子进行游泳、爬山等活动,平时在家里教孩子修理坏了的电器、做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等。这些亲近孩子的方式不但能使孩子深切感受到父爱的别样,还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一举多得。
方案三:经常向妈妈“讨教”,更 充分地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
爸爸们平时工作很忙,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 因此很难全面了解孩子内心的情感需求。对此,爸爸平时应多与妈妈沟通,弄清楚孩子最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如何与他玩耍才能使孩子更高兴等。了解了这些,爸爸就能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投其所好,获得孩子的欢心,从而让孩子迅速喜欢上爸爸,感受到爸爸的关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