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收款4.8元”,“微信收款3.28元”……
晚饭后,到位于单位后面夜市一条街散步,摊位的喇叭里,响起一阵阵微信收款提示音。
有一位大姐,买了两斤西红柿,手机网络不好,微信付款几次都没成功,急得一次次扫码。
出摊的大哥笑呵呵地说:“先拿走吧,一会儿有网再支付。”
买柿子的大姐说:“那可不行!”
大哥笑道:“现在谁还差三块两块的,能信着你。”
又向前一步,一个卖香瓜的老大娘,一边吆喝着,一边让摊位前的顾客尝尝香瓜甜不甜,“自己家种的,随便尝!”
蔬菜很全,茄子、豆角、辣椒、土豆、香菜、芹菜、西红柿…都是附近村屯菜农自产自销。
水果种类也很多,大樱桃、蟠桃、香瓜、西瓜、火龙果、哈密瓜…
除了西瓜、香瓜是本地生产外,多数水果是从批发市场批发,到地摊上销售的。
这处早市夜市是疫情结束后设立的。原来的早市在繁华路段,每天早晚开放时段造成交通堵塞。
这里属于北环城路的一段,大约800米左右,早晚营业时间道路封闭,不太影响交通。唯一不便利的是不是聚集的居民区,很多群众抱怨来一次太远。不过慢慢大家都习惯了,反正晚饭后出去遛弯,去夜市权当锻炼了。
地摊的摊位不收费,而且有城市执法人员管理,秩序井然。听到有想出地摊的群众向工作人员咨询摊位如何收费,回答是城市执法局不收费,好像环卫部门收一些城市卫生费,不知道收多少。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在摊位前驻足,买几根黄瓜、几斤豆角,或是买几个西红柿,不用讨价还价,自家产的东西,绿色不说,价格也合理。
疫情结束后,人们能走出家门就格外高兴,谁还在乎三五毛钱在价格上争来讲去呢。
地摊经济,地摊文化,虽然多是农民或者是城市里一些无业群众在经营,他们文化不高,但是最朴实,每天辛勤劳作收入不多,但是无怨无悔,默默地为整个城市的居民提供廉价绿色的果蔬,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
感谢这些朴实的人们带来的烟火气,感谢他们为城市做出的付出和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