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天地风采旅行1983·秋,长江之歌
1983·秋,长江之歌(60):大河脉动 拥抱蔚蓝

1983·秋,长江之歌(60):大河脉动 拥抱蔚蓝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20-12-31 10:18 被阅读0次

长篇散文游记·连载


10月18日(3)~21:上海·  尾声 

        这一天,是在上海的第四天,也是最后的一天;也就是说,上海作为游玩的最后一站一俟结束,整个秋季旅行也就行将结束了。

        这一天,我们应邀到表嫂家玩。上海的弄堂大多“隐藏”在“光鲜”的背后,正如表嫂家在大街的一条还算通畅的里弄里。她家在一幢楼宇的一楼,入内即是厨房,非常狭小,房间窄,木楼梯更窄,楼上的卧室,简直就没有活动余地了——这时,我们忽然明白,表哥为什么没有接我们到表嫂家住……表哥对我爱人很好,小时候在一个院子的大家庭里长大的。我爱人听到厨房里,表哥在对表嫂说:“你要多弄个几个菜,不要‘抠眉抠眼’(四川话,意为吝啬)的。”上海人的精打细算可见一斑。晚饭,我们第一次尝到了非常鲜美可口的海鲜——虾!

【相关链接】

         2002年、2005年、2010年,又对上海有了更多一点的了解,她的城市、历史、人文,激发起我们对于这座伟大的都会的崇敬,以及多次亲临的自豪感。从内陆,从盆地,依偎着一条大河的脉动,翻山越岭,走向蔚蓝的大海,意识便由狭隘闭塞而变得通透敞亮,胸襟便无限地广阔与豪迈起来。

上海石库门(本文作者摄于2002年) 上海人民广场大剧院(本文作者摄于2002年) 广场上的鸽子(本文作者摄于2002年) 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上海人民广场的老钟楼(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上海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上海风景线(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周公馆在思南路上,沿马路东侧的73号(原马思南路107号),是一幢西式小楼房,为三层花园别墅(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中 共 一大会址(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上海香山路(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上海多伦路(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上海风景线(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上海风景线(本文作者2005年在金茂大厦上俯瞰上海黄浦江两岸)

        2005年,离开上海前专程去了徐家汇,我爱人的祖辈聚居地。


        晚上7点,我们终于踏上了归乡之路。在火车上苦熬了两天三夜,于10月21日零点过,回到了成都。到此,我们历时21天的秋季旅行结束了,也实现了“长江招唤,我们出发”,唱着《长江之歌》,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愿望。 

      (全文完)



        注:此文(原标题《1983·秋,长江召唤,我们出发……》,为了标题更具时代背景,也更加含蓄和洗练,故改之)是记叙散文体裁中的游记,且是沿着时间场景顺序,以日记形式和场景变换为行文结构(进行连载);同时,为了使内容更加丰富,采取“时空叠加”的方式,加入了同一空间的不同时段的内容。

        本文为作者断续历时11年于1994年底完成,然后压箱底25年;2019年第一次修改,增强了文中历史事实、时代特征、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史料性与真实性,尽可能做到顾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2020年6~12月第二次修改,对第一次增改再次补进文史地情内容,进一步加强了行游中从感受到感悟的内心演进,并修辞润色完善;全稿约8~9万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83·秋,长江之歌(60):大河脉动 拥抱蔚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hl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