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国庆一过,“三沟通”就开学了。
中文、政教两个班,学员一共270人。第一天是公共课《中学心理学》,两个专业班集中在一起上,待上专业课时再分开。上课前,赵海兵代表学校讲了话,算是开学动员。由于人多声杂,赵海兵站在礼堂讲台上,学者风范的手势举了半天,大家才逐渐平静下来。赵海兵先阐明了开设“三沟通”学历培训对于提升初中教师学历层次的重要意义,希望大家珍惜机会,认真学习,争取两年后都能顺利通过满载而归;介绍了本期开设科目及老师安排,本期学习两个专业各开设3门课程,本次学习每科2天,共6天,2个月后再返回集中考前辅导3天,然后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考试;宣布了两个班的临时班委建议人选,建议中文班的班长由县教委教育股的闵股长担任,政教班的班长由县教委勤工办的龚主任担任,另外还分别设有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对这些安排大家若不同意可以提出来,完全尊重学员们的意见;强调了学习纪律,要求大家安心听课,认真笔记,不得随意迟到早退,每个学员每天课后都必须在学习委员那里签到,不假不到者期末作扣分处理!
讲到班委建议人选和每天签到要求时,教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你望我我望你,打听谁是班长,谁是学习委员。闵股长大成认识,原是清流区教办主任,在石桥中学时见过,还一起喝过酒。龚主任原是宋家区教办主任,撤销区教办时和闵主任一起回到县教委任职的,大成听说过此人,今天是第一次见到。两人坐在教室后面角落里,听到赵海兵点到名字时,便向大家点点头。
开始上课,大成走上讲台,一眼望去,下面密密麻麻的人头,基本上都是中年大哥大嫂,正兴奋地议论着。大成对着话筒,扯高嗓门,一字一句地讲了一大段,才把叽叽喳喳的嘈杂声镇下来。人多,会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让人不可率性而为。好在,大成的准备是认真的,课堂很快安静下来,进入了预定秩序。
课间休息,闵股长、龚主任两个班长跟前立即围满了人群,打招呼的、叙旧的蜂拥而至。毕竟,作为原来权倾一世的区教办主任,很多校长、老师都曾是他们的下属,今天都以同学的身份出现,让人感到兴奋。闵股长走过来,握住大成的手,说,大成老师,我们原来有缘是朋友,是同事,但现在是你学生了,你尽管严格要求哈!大成忙说,说远了,您是老领导。另一个高个子女人走过来,对大成说,汪老师,万主任通知马上开个会,市上要来检查,我和闵主任请个假哈!大成觉得这女人有点面熟,但又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 闵股长说,这是段股长,我们请个假,下午忙完了我们就赶回来?大成说,好的,跟学习委员说一下就行吧!
这时,听见有人喊:汪校长!大成回头一看,是石桥初中的曹德慧主任。见到老同事,大成十分高兴,问,曹主任也来读“三沟通”呀。曹主任说,是呀,我这个笨大姐,参加成人高考,每次都差点分,就只好来读这个“扫盲班”了。大成说,啥“扫盲班”哟,文凭跟成人函授是一样的。曹主任说,管他一样不一样,反正我再过两年就50了,拿个文凭评个中级职称就可以退休了!大成说,你是老资格,还得帮带年轻人,别想着退休哟!曹主任说,年轻人哪用我带,该年轻人带我了!曹主任用手一指,指着从最后一排角落里慢腾腾走过来的陈真,说,这才是年轻人!大成觉得奇怪,问陈真,你怎么也来了?曹主任也对陈真说,就是嘛,年纪轻轻,就该去读正规函授、考自考,偏来跟我们老同志混!陈真把眼一瞪,说,我就喜欢跟你曹大主任混,怎么了?谁说汪大成老师讲的课就不正规了?
还是原来那股抬杠味,大成哑然一笑。陈真说,他在政教班,还请大成老师多多关照!曹主任接话说,请大成老师对陈真同学严格要求,凡有迟到早退,扣分!陈真说,扣就扣,只要能及格就行。大成问,对了,人家曹主任教语文读中文,你教数学却读政教,读了回去准备改行?陈真说,不是图个轻松嘛,数学好学,我早读了!
大成翻了一下教导处发的学员名册。学员基本上都是40岁以上的,也有几个像陈真这样30多岁的。大成回想了一下石桥初中,石桥初中作为近郊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相对要高一些,中师毕业的年轻教师大都通过函授、自考等取得了大专文凭,没取得的也在读,象陈真这样年龄还没达标的,算是不求上进的了,估计这家伙把业余精力都放在跑两轮摩托上了。县教委除了闵股长、龚主任,还有一个教育股副股长,大成想起来,就是刚才和闵股长一起请假的高个子女人,原来曾来石桥初中检查过工作,有点印象。
《中学心理学》有些枯燥,幸好大成在石桥初中教了一年的数学,这些感性经历给了大成阐述的养分。这类上课,与原来的自考辅导是同一类型,重在梳理应知应会的知识点,理清逻辑体系,再加以习题练习,若老师的讲解能唤醒学员自身的经验感受,理解就会更深刻些。每次上完课,学员们就拥在学习委员身旁,争先恐后地在签到册上打勾,这时,打勾就成了学习的唯一目的。
下午放学时,姜旭走进教室,和他熟悉的学员一一握手,亲切问候,问寒问暖,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大成问,你来视察呀?姜旭说,我是专门来向你学习的,当初我就跟海兵主任建议了,得由大成来打头阵,我好取点经,看看阵仗,为明年我上《中学教育学》做点准备。大成知道姜旭又在装腔,课程设置是全省统一安排的,哪由得你建议?估计姜旭是来找人的,只是不知他想找谁。大成问,这些学员你个个都认识?姜旭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在龙江这片教育热土上,这些都是我的良师益友!
大成来到教导处,见赵海兵、吕成武和勤工办的龚主任坐在沙发上,抽着烟,在谈着什么事。自从邹校长退休时退掉了在教委那两间办公室后,承包印刷厂的吕成武便回到学校总务处上班,但他啥也不管,下午经常不在,说是要外出跑业务。大成对吕成武和龚主任点点头后,问,赵主任,请示一下,现在还填授课记录表不?赵海兵没听明白,问,啥子表呢?大成说,以前不是要填听课记录和授课记录两张表吗,现在还填不?赵海兵想起来了,说,原来是有这个规定,但落实得不好,很多老师都反映说是搞形式主义,现在学习委员把考勤也管起来了,还有不有这个必要呢?赵海兵转过脸去,看着吕成武和龚主任,几个人会心地笑了。龚主任说,看来有汪大成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我们不想学有所获都不行了!
大成有点后悔,不该来问这个问题。当初他对这些学校规定的执行是认真的,却不知别人都没当回事,干嘛来操这个闲心呢?龚主任坐了一会走了,工会主席林齐全又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问吕成武清不清楚住房改革的具体政策,说单位公房可以将45%的有限产权出售给个人,房子就归个人了,可以转让,可以继承,转卖收益按比例与国家分成,国家还可以拿这些钱去搞开发。吕成武的大嗓门便与林齐全等热烈地讨论起来。吕成武对大成说,小伙子,你那房子58个平方,3年多工龄,算算,大概就2000多吧,这事干得!大成木然地点头,心里却郁闷了,这房子分给自己,一天也没住,还得交2000多!
听到这边讨论得热闹,唐远奇校长走了过来,也加入了讨论。看见大成不吭声,唐校长说,大成,抓紧回去准备票子,买了装再装一下,可以当新房了!林齐全问,大成的房子好像借给姜旭在住?大成说,姜旭没房,暂时借给他住一段。唐远奇正色说,房子是分给大成的,我们就只认大成,管他借给哪个住。唐校长又问起赵海兵今天“三沟通”开学的情况,赵海兵报告说都安排好了,上午开学来得很整齐,两个班长也给力,今天上课的是汪大成老师,学习纪律也很正常,一切都很顺利,请唐校长放心!唐远奇对大成说,大成呵,这学期给你安排了“三沟通”和校长岗位培训的课,都是很重要的课程,得好好上哟!大成忙说,感谢唐校长的关心,我一定认真干。唐校长说,你是我的学生,肯定不会别砸我的牌子噻!
唐校长一席话,让大成感到既有点温暖又有点烦躁。温暖的是,每次唐校长主动称大成为他的学生,都让他感到亲切,尽管高中时代唐校长没给他上过几节课,而且,唐校长的话锋里,有点不把姜旭当回事的味道,这让大成感到释然。烦躁的是,时间真不够用,前一段时间忙于撒网收网,备课完全还停留在表面,还没找到感觉,肯定达不到要求,就是自己这关也过不了。
赵海兵拿出两幅扑克,招呼林齐全和吕成武陪唐校长整两盘,四人便把茶几拉到屋中间,摆开架势,开始“双扣”了。大成来到阅览室,借了几本近期的教育期刊,他需要抓紧再恶补一下。校长岗位培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特别是对校长们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得有思考,有分析,有点子。现在的校长们,他们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呢,抓质量确保升学?多向乡镇早请示晚汇报,确保教师工资按月发放?应付上级各类名目繁多的检查评估?培养年轻教师防止人才断层?大成想起石桥初中的甘君校长,想起那一张张在日复一日中煎熬的各种表情,半天理不出头绪。发什么呆,5点半了,早该下班了!章大姐催起来了。
走出校门,正准备跨上自行车,大成看见“九日酒家”门口站着几个“三沟通”学员。大成好奇,走过去一瞧,发现酒家里面热闹非凡,姜旭正在和济济一堂的学员们高谈阔论。姜旭看见大成,连忙招呼,请大成坐,说这些都是他的昔日好友,今晚大家一起聚一下,接个风,吃个便饭,畅谈友谊,人不多,就2桌人。大成看见墙边斜放着两张麻将桌,便问,还有娱乐活动呀?姜旭忙说,这是晚上的节目了,现在是餐前半小时,回味消化大成老师下午授课的精华,要不要与民同乐一下?大成想姜旭真是一个才子,偶遇后的客气话也讲得这么冠冕堂皇。姜旭见大成不语,便走过来对着大成耳朵,小声说,真心请你,等会海兵主任也要来。大成只好说,算了,我家里还有事,你们整吧!
大成明白姜旭刚才来班上的用意了,看来他在招揽生意。大成骑上车,刚才其乐融融的喧闹场面在大成脑海里翻腾着,重重地撞击着他。大成又想起当初漆校长他们参加教管自考时那一双双熬红的眼眶和焦躁的的苦瓜脸,反差实在太大了。唐校长叮嘱要当真干,怎么才算当真干呢?大成想不明白,道路两旁的房屋,落魄灰暗,好像快要拆迁的样子。坑洼的路,让颠簸在车架上的大成反胃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