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乘飞机去北京培训,前几天关注了目的地的天气,雷暴居多,预想晚点几率很大。上午在健身房锻炼时收到系统短信通知航班推迟,班级群里也有好几个其它城市的小伙伴也遭遇飞机延误,班级群里怨声一片,改火车的、改航班的,犹豫不决的,不知所措的。奇怪的是我没有丝毫的焦虑不安,放下手机继续锻炼。天气变化不由我,晚点与否我不可控,我能做主的只是专心的把当下的训练完成。
下午达到机场等候室,里面已经坐了四位阿姨,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肆无忌惮”的讨论着即将出行拉萨的行程,表情言语充满了期待与向往。有趣的是她们怕在拉萨吃不习惯,还各自带了家里做的小菜,非常的可爱。我不禁想,如果我到了阿姨们那个年级,也能约到二三闺蜜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岂非人生一件幸事。
为了不被打扰,我静静的走向偏远的位置,拿出最新买的一本杨澜的新作《大女生》,戴上耳机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品读。我很享受这种难得的时光,可以随心所欲、了无挂碍的徜徉在文字和思想的长河中,甚至希望飞机再延迟一些,能让这短暂超越世俗的时光再长一点,能让我与自己灵魂相守的再久一点。
杨澜在开篇里说女人应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在那里她不用慌,用不着发出光芒。除了自己以外,用不着做任何人,而且不会被搅扰。心理学家也提出了“人际空间”理论,认为空间距离是人际关系的体现,即使是最信任、最亲密的人之间,也是需要私人空间的,这也是尊重与爱的表达。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只有在一个独立安静、彻彻底底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才能够完全放松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非常庆幸的是,现在的生活条件优越了,我已经满足了有一间自己的房间的目标,里面摆满了我看完的、没看完的、没拆封的书,挂满了百穿不厌、穿过一次就束之高阁、买来都没拆吊牌的衣服,还可以在里面作画、弹琴、锻炼、放空,独立的房间已经不再可望不可及。
但我认为女人在满足了物理的独立房间以外更应该为自己腾出一段独立的时间。没有独立的时间,拥有再多独立的空间也是枉然,因为他们都不真正属于你。在这段独立的时间里,没有工作的烦扰、没有家庭的牵绊、没有朋友的涉足,放下应该的不应该的,抛开任务和责任,关闭一切线上线下的打扰,专心的专注于当下,完完全全只有自己陪伴自己。你可以闭目养神听一段音乐、可以凭窗远眺遐想万千、可以修剪花枝嗅香气扑鼻,可以冲一杯咖啡品岁月流芳,可以我手写我心记录一段人生。当你从这段时间出来,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