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着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单词本来就是枯燥乏味的,记不清在讲哪一个单词时,朱伟老师回忆起和他夫人的恋爱经历,很坚定的说了一句话:“两个人在一起首先要价值观相同,分手的原因并不在于外表、性格、家庭、地位种种,而是两个人根本的价值观就不同!”
价值观不合?我那时候忽的如同惊醒一般,想起我和前任来。大学还未毕业,他就开始了创业,在一次次的跌落与爬起中,我用自己的全部力量支撑帮助着他,现在,也算是小有规模。他就认定了我应该留下来继续帮助他,或者考本地的研究生课余时间陪伴他。而我,一直以来的梦想都是去北京,我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填补高考失利的遗憾,去感受更高层次学校的学术思想。
我铁了心的想离开,他执意想让我留下来,为了想一个折中的办法,我选择放弃大学四年的本专业,跨考他所在行业的研究生。有点可笑是吗?我既深爱他又想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累点就累点吧,只要他别放弃我就好。
当知道,某大不招收跨专业考生时,我心入冰窟,那是我准备搜集了好几个月资料的大学啊,也是那个专业全国顶尖的大学。我慌忙的拨开电话,哽咽的问他该怎么办?电话那边,他很平淡,并没有我十分之一的焦急,我有点失望。而后,我换了一个还算钟意的学校,继续全心准备着,尽管他还是说这“你考不上的”我也不会放弃。我甚至坚定的告诉他,“第一年考不上,就第二年,我不试过,是不会放弃的!”他只是笑着说,那你努力吧。
我继续利用各种途径搜索着各种资料,很巧合的认识了一个学姐,她是那个大学同专业的研一学生,当她听完我的疑惑后,很热心的帮我问她的导师,最后的结果是,跨专业考生在18年可以报考,但还是要看当年的最新政策。我如获至宝啊!在激动的谢过学姐后,我满心欢喜的告诉他,而他的回答,让我很意外,他说“真讨厌!反正你也考不上”
那种感觉犹如一个人走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而你最爱的人不费力气的走的比你还快,你向他求助,他却嘲笑你,不知道多穿一点。
听过朱伟老师的话,我才明白我们之间的隔阂根源。他觉得他可以养活我,而我智商平平,何必非要受累去追那么高的目标;而我却觉得,考研是我最后的机会,我不想让梦想被平淡淹没。他坚持着传统的家庭本位观,而我,则践行着个人进步论。尽管,他认为我离开他,什么都不行,我依然不想依靠他,因为,一个人要是连梦想都不追,还有什么可以去坚守的呢。
他高傲自大有野心,我同样也是。
他想用他的成功束缚我的脚步,让我安安心心的追寻他。
我却想让他的支撑温暖我的不安,那怕一句支持也好。
他如橡树,我只想做他身旁的木棉,而他,却想让我做一颗依附他的凌霄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