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286:
自媒体时代,各种小视频软件里妙趣横生,上面有许多阳台种菜的小视频,让人觉得挺有意思。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昨天今天和明天都是如此。就整个社会而言,农产品出问题会伤筋动骨。就个人而言,能够获得数量充足,质量上乘的农产品,是每个人潜在的追求。
有人用一个指标衡量居民的生活水平,支出在吃的方面占的比重越大,这个家庭生活质量越低。
在城市的水泥钢筋丛林里,许多人进行着阳台屋顶种花种菜,可以称之为微型农业。有男的有女的,有普通的农民,也有高级知识分子。有退休的,也有上着班的。
如果把微型农业看作一个人的爱好,这个爱好显然是有益的。
农业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是实际做的你就会发现它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学问。随随便便种个什么东西,很容易,但是要想把它种好,种出效益,种出水平,就需要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在古代社会中,所有的知识系统大概都是围绕农业来进行的。要想把一个微型农业搞好,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种子的问题,要熟悉植物的生长过程,化肥的问题,水的问题,温度的问题,空气的问题,等等等等非常繁杂。能把微型农业搞得丰富多彩的人,一定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老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具体的题目记不得了,好像是说养花的乐趣。养花是一种劳动,劳动有多方面的好处。搞微型农业很多人乐此不疲,实质上也在寻找着劳动的乐趣。高雅的能够从中见到阳春白雪,实用的,能够从中看到下里巴人,以锻炼为目的的可以找到锻炼的好处。
从学校教育而言,微型农业也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在新教育的旗帜下,研发卓越课程成为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在农村学校最便利的条件就是农业。把养花种草,种菜种树,种庄稼等等微型农业作为一种卓越课程来研发,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道路。
在以前,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劳动基地。我们小时候上学也经常开展勤工俭学,曾经去挖过肉白花儿,收集过槐树的种子。这种活动现在基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把微型农业作为学校的一个深入挖掘开展的课程来做,而不是搞几次简单的劳动,学生大概会从这几个方面受益。
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发挥热爱劳动的天性。这种能力爱好倾向的培养,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益的,勤劳的人生活一定不会太差。
在微型农业的劳动中要牵涉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学生一定会在其中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这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学生学习文化课程一定是有益的,特别到初中以后对他们的生物、地理、化学等等的学习都是有益的。
微型农业还可以有效改变一个学校的校园的环境。养花种草种树种各种作物,一定会让一个学校充满生机。
总之,微型农业是一个容易做,而且有深远意义的卓越课程的开发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