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城工作的刘敏终于有时间回到家乡看望妈妈了,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十分高兴,早早准备了许多女儿爱吃的东西。
刘敏到家的那天,是哥哥去车站接的,她不但给妈妈买了补养品,还给侄子包了个大红包。嫂子去接儿子放学回来得稍微晚了一点,到家的时候饭菜已经端上桌,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过饭,嫂子就带着儿子回房间做功课,妈妈忙着收拾碗筷,哥哥陪着刘敏聊一些家常。
一连几天都是这种模式,刘敏有点忍不住了,大声指责嫂子:“你们就是这样孝顺妈妈,让妈妈跟着你们享福的吗……”,妈妈赶忙解释,他们上班都很累,我身体还好,这点活不算什么……
这个时候刘敏的情绪难以控制,一直在巴拉巴拉地说个不停,哥哥一边示意刘敏小声点,一边安抚着妹妹。这个时候侄子的房子打开了,嫂子不紧不慢地走了出来,慢悠悠地责问刘敏:
这个时候心疼你妈了?你妈生病的时候你在哪里?你妈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孤单的时候你在哪里?现在心疼你妈,是吧?心疼你妈你接走呀,要不让你妈回到老屋享福去……
刘敏还想说什么,被母亲拽住了,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自己的女儿“就你多事,就你多事……”,刘敏瞬间愣在了那里,心里有点想不通:我这不是为你出头吗?怎么会这样?
……
刘敏的父母都是当地的农民,守着一点土地和父亲外出务工的收入养育着两个孩子,但是刘敏的父母非常重视教育,再苦再累也支持孩子们的学习,而且从来不重男轻女,两个孩子也非常争气。刘敏考到省城医学院,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并结婚成家。
刘敏的哥哥后来考到水利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县城的水利局工作,离家近,经常回去看望父母,放假的时候还能帮助父母干点农活,惹得乡亲们羡慕不已。
刘敏父母土里刨食,收入有限,供两个孩子已经花光了积蓄,刘敏哥哥结婚的时候,家里实在拿不出钱给儿子买房,勉强凑了2万元的彩礼。儿媳妇的父母都在县城工作,喜欢女婿踏实能干,也不计较这些,刘敏哥哥和嫂子拿出自己的积蓄付了房子的首付,嫂子娘家替女儿女婿装修了房子,婚礼也是女方父母张罗的。
后来刘敏结婚,父母实在拿不出嫁妆给女儿,刘敏的哥哥和嫂子把那2万元的彩礼给她置办了嫁妆,虽然不多,却是他们所有能拿出来的资金,曾让刘敏感动不已。
后来嫂子有了儿子,可是那个时候刘敏父母还在操持土地和鸡鸭猪等等,生产那天母亲带了土鸡土鸡蛋看望孙子,只给孙子包了500元的红包,也是他们的所有能拿出来的钱了。整个月子都是嫂子的妈妈帮忙的,后来还一直把孩子帮他们带到了上小学才放手。
后来父亲查出了肺癌晚期,从查出到病逝只有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那一段时间母亲只是暗自流泪,刘敏鞭长莫及,除了支付了一部分医疗费,其余的都是哥哥嫂子张罗的。
安顿好父亲的后事,操持半生的母亲独自生活显得非常落寂,刘敏哥哥就和媳妇商量把老母亲接过来住,他们也不用来回往乡下跑,母亲也能享受天伦之乐,通情达理的媳妇同意了。
母亲是个闲不住人的人,除了遛弯,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以前嫂子做饭,哥哥洗锅拖地,晚上嫂子接侄子放学,哥哥做晚饭,饭后嫂子辅导孩子的作业,哥哥干家务,丝毫没有违和感。
自从母亲过来后,看到儿子儿媳如此辛苦,便主动承担了做早饭和洗锅的任务,媳妇每个月给老人500元现金,喜欢吃什么自己买着吃,不要亏待自己。儿媳妇的贴心,让婆婆欣慰不已。
这次刘敏回来之前,嫂子提前给老人1000元让她买点刘敏喜欢吃的东西,毕竟刘敏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吃母亲亲手做的饭菜,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让全家人想不到的是刘敏的冲动惹上了麻烦,嫂子就一句话:要么刘敏把母亲带走,要么让母亲回乡下老屋生活!
这可让刘敏犯了难:
自己平时很讨厌婆婆和自己的生活有交集,要是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老公肯定不会同意;
让母亲回到老房子生活,不是刘敏希望的。
何去何从,刘敏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点骑虎难下,心里早就后悔得要死,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挽回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