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禅
守五戒,行十善

守五戒,行十善

作者: 甘露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8-04 08:49 被阅读7次

如果想求得解脱,就必须遵守戒律,实施道德,因此,戒律绝对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加于人的约束,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需求,也是每个个体对社会的一种积极的回应。因为社会都要我们每个人讲道德,如果道德成了我们每个人的自觉性,那就是我们对整体社会的一种最积极的回报。

从因果和人生的追求来看,每个人都渴望自由解脱。追求人生圆满的人,都必须毫无条件地坚持过完善的道德生活,不这样就不可能克服我们的弱点,真正地离苦得乐。

因此,从消极的方面来说,我们至少要持五戒,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我们还要行十善,通过五戒十善来逐步淡化和拔除自己的杀害心,贪欲心,嗔恨心和愚痴心,相应的就能增长我们的慈悲心,平等心,智慧心和包容心。

我们的福德智慧,我们的自由和快乐,就在这一消一长的过程中慢慢的得以成就。而同时我们的家庭,团体,社会乃至国家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清净,越来越祥和。因为每个家庭也好,社会也好,国家也好,都是由每一个个体生命组织起来的,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净化了,就会给这个群体带来祥和,带来清静。

完整的人生离不开道德的修养,道德的修养就是要修善心,佛教讲慈悲心,讲智慧,讲觉悟。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善心就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度度他的善良意愿和觉照的能力,也就是大悲心和菩提心。善心既是一种仁心,也就是利他的慈悲心,同时,它又是一种觉照的心,它时刻警觉自己的三业,使之向善,向上。大悲心体现在善心的向善性,菩提心体验在善心的向上性。大悲心要下化众生,菩提心要上求佛道。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善心失落的时代,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件事,造成良心失落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断灭论的思想恐怕是主要的原因,因为断灭论宣扬人的全部一死百了,否认三世因果。

这种否认三世因果的观念,认为人一死百了的观念,实际上就是断送了众生的慧命,扼杀了人的善心。这种观点认为,善心有什么用呢?人死了就完了,做了坏事没有责任。只要能够逃过现实法律的眼睛,做坏事就没有责任,现在的实际情形是法律的眼睛没有用,群众的眼睛更没有用。

金钱至上,关系至上,做了天大的恶事,在现世也可能没有任何报应。这是一个反常的现象,这是良心彻底的失落。这个问题是非常重大的,是一种极不正常的人类悲惨的现象,它从根本上毁掉了道德价值的基础。

有些人可以说就是无法无天,他们信奉的是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大肆挥霍,及时行乐,根本不管未来,也不管子孙后代。这种现象很可怕,也很可悲,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我们时时刻刻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感受得到的事情。

佛教认为,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有责任,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当下的责任,而且是一种永恒的责任。这种责任既是现世的,也是未来的,它通三世。只有在这样一种思想前提下,人才能做到自觉自律。

记住,三世因果是绝对正确的,三世因果简单扼要地说,就是你的现在是由你的过去造成的。谁又不是这样呢?谁又能举出反证呢?

所以我认为有了三世因果的观念,有了生命永恒的观念,人们才能产生对自己的言行,永恒地负责任的思想,这样,人类的道德良心就有了保证。良心有了保证一切就有了保证,无论是从教育的圆融性来说,还是从教化的善巧性来说,应该说佛教在现代社会是有所作为的,它不但能为人类提供一整套终极关怀的价值体系,同时还能为人类提供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戒定慧的修行方法。

相关文章

  • 为自己某个美好的未来

    起心动念都好都善,孝顺父母,守五戒修十善,

  • 守五戒,行十善

    如果想求得解脱,就必须遵守戒律,实施道德,因此,戒律绝对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加于人的约束,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需求,也是...

  • 佛学基础丨人天行果——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十善的关系 五戒与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

  • 五戒十善-佛弟子必学基础之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是佛法修学的根本法,修学任何佛法,必须以五戒十善做基础。如果五戒十善没有做好,人天资格都没有,他...

  • 慧净上人|底什么资格才可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呢?

    我们是善男子、善女人吗?依通途教理,我们是没有资格的。所谓“善”,有五戒 的善,有十善的善,单以五戒的秤来称我们的...

  • 佛法根基,得成人及天人之道——五戒十善(摘录,附注说明杀,淫,酒

    1、“五戒十善”的重要性 五戒十善是佛法的根基。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可王于人...

  • 五乘共法

    【一乘】人乘:施五戒、十善之法,对治五逆十恶之病。 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十善...

  • 五戒十善

    五戒具足,可保人身。 加行十善,方能升天。 五戒之重要,是因为它是一切戒之基础。 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

  • 长得男子论第二十六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修何福业。长得男子。世尊曰。恭敬三宝。孝养二亲。常行十善。受持五戒。心行公道。志慕贤良。修此善根...

  • 十善戒乃是方便法门

    佛法精深,首推十善,勤修不已,可达彼岸。十善是哪十善呢?一戒贪,二戒嗔,三戒痴,四戒杀,五戒盗,六戒淫,七戒绮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守五戒,行十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eedctx.html